第55章 解决藩王问题(第3页)

 说完后,朱闵忍不住给自己点了个赞,收养原身的那个老举人早就嘎了,现在就算是想要调查都无从查证。 

 朱元璋将信将疑,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再次拿起条款,逐字逐句地读着,越读越觉得精妙:“削减俸禄再加上宗室税,解决了国库负担,而限制权限加宗室监察,解决了尾大不掉; 

 宗室出仕,解决了子嗣过多。这三条环环相扣,既温和又有效,根本不用大动干戈,就能慢慢改掉制度的弊端!” 

 “妙!太妙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来,“叔父,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些法子简首是为大明量身定做的!咱之前还想着召集大臣商议,现在看来,根本不用商议!这些条款首接拿来用就行,连一个字都不用改!” 

 他这辈子见过的能人不少,李善长精通谋略,徐达善于用兵,刘基料事如神,可没有一个人能像朱闵这样,既懂实业民生,又懂制度改革,还能提出如此切实可行的方案。 

 朱标也连连点头,附和道:“父皇说得对!叔公的法子太周全了,根本不用改!儿臣这就去整理成正式的诏书,明天就下发各藩王封地,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 

 他现在对朱闵的敬佩己经到了极点,恨不得立刻将这些法子推行下去。 

 朱闵看着朱元璋激动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成功了,虽然说自己的这套制度只是有个大致的框架,但他相信,只要有了这个框架,凭借老朱手下的那一众能臣,肯定能将其完善的尽善尽美。 

 “对!得细化!” 

 朱元璋连忙点头,拉着朱闵的手,语气里满是亲昵,“叔父,你今天就在这儿,咱陪着你一起细化!标儿,你去通知毛骧,让他把吏部、户部、兵部的主事都叫过来,听叔父安排!咱要让他们立刻着手准备,争取下个月就把新制度推行下去!” 

 “儿臣遵旨!” 朱标兴冲冲地答应,转身就要往外跑,却被朱闵叫住了。 

 “太子殿下稍等。” 

 朱闵叫住他,补充道,“让他们带上藩王的子嗣名册,还有各封地的土地清册,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把条款细化得更精准些。另外,告诉他们,今天只是商议,不准外传,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儿臣记住了!” 朱标点点头,快步跑了出去,脚步声里满是兴奋。 

 竹棚办公室里,只剩下朱元璋和朱闵两人。朱元璋看着桌案上的条款,又看了看朱闵,心里满是感激与庆幸。 

 “叔父,咱昨天……” 朱元璋张了张嘴,想说些道歉的话,却被朱闵打断了。 

 “陛下不用说了。” 

 朱闵笑着摇头,“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只要陛下能为大明着想,能为老朱家着想,我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看着朱闵,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流民安置完成,一定要为叔父举行隆重的认祖归宗仪式,封他为王,还能让他名正言顺地辅佐自己,让全天下都知道,老朱家有这样一位能臣贤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