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号

 朱元璋细致的给马皇后解释藩王制度改革的细节,她也听得格外专注,眼神里渐渐露出欣慰的神色。+b¢o+o_k′z¨u¢n¨._c+o?m~ 

 时不时的还忍不住点了点头,语气里满是赞叹: 

 “叔父这法子想得周到!既不让有本事的宗室埋没了才华,又能让没本事的宗室有口饭吃,不至于成为朝廷的累赘,这样一来,那些外出就藩的孩子们也不用再担心后代没出路了。” 

 “可不是嘛!” 

 朱元璋见马皇后认同,心里更高兴了,继续说道,“叔父还说,允许藩王在封地开垦荒地,收取三成租税,再向朝廷缴纳十之一的宗室税。这样既给了藩王额外收入,又能增加国库进项,比之前全额供养强多了。” 

 马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感慨:“以前总担心,诸王的子嗣越来越多,将来国库养不起,说不定还会闹出争家产的乱子。现在有了叔父这方案,这些担心总算能放下了。 

 叔父年纪轻轻,没想到心思这么缜密,考虑得比朝中那些老臣还周全。” 

 她想起朱闵不过二十出头,却能提出如此成熟的制度改革方案,心里对这位年轻叔父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朱元璋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咱当初刚找到叔父时,只想着让他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可没想到他在制度改革上也有这么大的本事。 

 这次藩王制度能顺利调整,全靠叔父的功劳。说起来,叔父这己经是第二次立大功了,第一次建卫星城、安置流民,解决了民生难题;这次又提出改藩王制度,消除了宗室隐患。\2′8/墈¨书/网* ,追+嶵′薪+彰^截`咱要是不给叔父好好封赏,不仅对不起他,也对不起老朱家的列祖列宗。” 

 马皇后眼睛一亮,顺势问道:“你打算给叔父封个什么王?还有王号,想好了吗?” 

 按照大明礼制,宗室功臣封王是常例,朱闵既是朱元璋的亲叔父,又立了两次大功,封王是板上钉钉的事,关键是封什么等级的王、用什么王号。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尴尬:“封地咱倒是想好了,打算从江南选一块富庶的地方,比如苏州或者杭州,那里鱼米之乡,赋税充足,叔父住在那里也能过得舒心。可王号......咱还真没细想。” 

 历史上的王号大多都以一字王为尊,而一字王中又以战国七雄的七王为最尊,比如秦王、晋王、燕王,用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国的国号。 

 只不过如今这些王号老朱都给儿子们安排上了,而朱闵是叔父,是老朱的长辈,按辈分比诸王都高,要是封个二字王,又或者说是其他的一字王,那岂不是让朱闵不如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