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摊丁入亩(第2页)
后来遇到灾年,地里颗粒无收,官府却依旧逼着缴丁税,父亲没办法,只能去借高利贷,最后利滚利还不上,父母和兄长先后饿死,只剩下他一个人逃荒。
“丁税......”
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他一首以为,自己减轻了丁税,又推行了鱼鳞图册,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地主们兼并土地,百姓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丁税本身的制度缺陷,依旧在给百姓带来负担,就像当年压垮他家庭的那根稻草一样。
朱标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走到两人身边,脸上满是若有所思,他之前只知道丁税是朝廷的重要税收来源,却从未想过丁税对无地百姓和受灾农户的影响,现在听朱闵一说,才意识到现行税制确实存在问题。
马皇后也剪完了牡丹,走了过来,她刚才隐约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此刻看着朱元璋沉重的神色,轻声说道:“重八,叔父说得有道理,之前咱们起义的时候,有多少兄弟家里是因为灾年缴不起丁税,只能卖儿鬻女,之前我还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现在看来,这可能是出在了丁税上。?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马皇后本就对政治极其熟悉,只是因为和老朱两人定下的后宫不得干政,她才很少发表自己的言论,但这次事关税制,也事关大明的未来,她作为皇后,有必要说上一嘴。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花园角落里的一棵小树上,那棵树的枝干有些枯萎,他突然觉得,那些缴不起丁税的百姓,就像这棵缺水的小树一样,在沉重的负担下艰难生存,稍有不慎就会枯萎。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看着朱闵,眼神里带着几分急切:“叔父,既然你能看出丁税的问题,那你肯定有解决的想法吧?快跟咱说说,这丁税该怎么改,才能让百姓不再受此负担?”
他现在己经意识到,现行税制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也明白朱闵既然能点破问题,就一定有应对的办法,就像之前解决藩王制度和商官制度的问题一样。
朱闵看着朱元璋急切的眼神,心里松了口气,朱元璋虽然对商人有偏见,却始终心系百姓,只要让他意识到丁税对百姓的负担,他就一定会愿意改革。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准备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先反问:“大侄子,你觉得,丁税的核心问题在哪里?”
他想先引导朱元璋自己思考,让他从根源上理解丁税的弊端,这样后续推行改革时,朱元璋才会更加坚定,也更容易说服朝中的大臣。
毕竟,税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不仅需要皇帝的支持,还需要大臣们的配合,只有让朱元璋从内心认同改革的必要性,才能顺利推进。
朱元璋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了片刻,说道:“咱觉得,丁税的核心问题在于按人征税,不管有没有土地、有没有收入,都要缴税,这对无地百姓和受灾农户不公平。
要是能让有土地、有收入的人多缴税,没土地、没收入的人少缴或不缴,就能减轻百姓的负担。”
朱闵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赞赏:“你说得对!丁税的核心问题就是按人征税,忽略了百姓的实际收入情况。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改变征税的依据,从按人征税变成按实际财产征税。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百姓的土地多少、房屋大小、牲畜数量等财产来征税,财产多的人多缴税,财产少的人少缴税,没有财产的人就不缴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有土地的农户按土地面积缴税,有商铺的商人按商铺规模缴税,有牲畜的牧民按牲畜数量缴税,既公平合理,又能让真正有负担能力的人多缴税,减轻无地百姓和贫困农户的压力。
而且,按财产征税还能避免土地兼并,要是有人兼并太多土地,就得缴纳更多的税,这样他们就不敢轻易兼并土地,也能保护小农经济。”
朱元璋听得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那具体该怎么操作?按财产征税需要统计百姓的财产,这可是个大工程,怎么才能确保统计准确,不出现隐瞒财产的情况?”
他担心的是,按财产征税虽然公平合理,可统计百姓财产难度极大,一旦出现隐瞒财产的情况,不仅收不到税,还可能引发百姓不满,反而适得其反。
朱闵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笑着回答:“统计财产确实是个大工程,但可以分步骤来。首先,在卫星城试点,先统计农户的土地和商户的商铺,制定详细的统计标准和征税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