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皇帝的无奈,皇权不下乡
 朱元璋与朱闵并肩前行,马皇后牵着刚剪下的牡丹花枝走在稍远些的地方,朱标则跟在两人身后,偶尔弯腰拨弄一下路边的杂草,原本围绕在周围的宫人识趣地放慢脚步,渐渐拉开距离,只留下西人在这片相对私密的区域里,脚步声与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 
 走至花园深处的紫藤花架下,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花园外隐约可见的宫墙,语气里的轻松惬意渐渐褪去,多了几分深沉的凝重:“叔父,咱这会儿回想起来,刚才聊的按财产征税,咱觉得这法子确实好,卫星城试点想必也能成。可咱心里总琢磨着一件事,这试点成了,将来要往全国推,怕是没那么容易。” 
 朱闵见他神色严肃,便知道是要谈正事,停下脚步转过身,语气平和地问道:“大侄子,你这是担心推行过程中出岔子?还是觉得朝堂上有阻力?” 
 他之前只想着如何完善试点方案,倒没细想全国推广的难题,此刻听朱元璋提起,也不由得认真起来。 
 “朝堂上的阻力咱倒不怕。” 
 朱元璋摇了摇头:“反对的声音肯定有,可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想剪除那些声音,有的是办法。勋贵们那边也不用担心,咱给他们的恩典够多了,真要推行新政,他们不敢不配合,毕竟咱手里的刀,还没钝到砍不动人的地步。” 
 这话里带着开国帝王独有的威严与底气,朱闵听得心里一凛,朱元璋说的是实话,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勋贵,虽有不少恃功而骄的,可在朱元璋的铁腕之下,终究不敢公然违抗旨意。\b_a!i`m¢a-s/y+.+c·o`m¢ 
 可朱元璋话锋一转,语气里的底气渐渐弱了下去,多了几分无奈:“咱真正担心的,不是朝堂上的勋贵大臣,而是应天之外的那些地方,叔父,你也知道,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咱在应天城里,能管得住文武百官,能镇得住勋贵世家,可到了那些偏远州县,地方上的乡绅和官员勾结在一起,势力盘根错节,咱的政令能不能传到县治都难说,更别说让他们乖乖配合改革了。” 
 马皇后听到这话,也停下脚步走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认同:“叔父,重八说得对,有些州县的乡绅,不仅占着大片良田不缴赋税,还包庇佃农逃税,地方官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被他们拉拢过去,根本管不了。 
 去年濠州有个知县想彻查当地乡绅的田亩,结果没几天就被人举报贪赃枉法,最后落得个罢官流放的下场,明眼人都知道是乡绅们搞的鬼。” 
 朱标也皱起了眉头,他虽没首接接触过地方事务,却也听东宫的老师提起过乡绅的势力:“父皇,难道地方官就真的不管吗?他们拿着朝廷的俸禄,不该帮着朝廷推行政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