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着手安排

 随后几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元璋坐在竹屋的木椅上,听着朱闵和刘伯温讨论摊丁入亩试点的细节,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里满是意犹未尽。^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 

 他还想再多听会儿两人的谋划,毕竟这计策关乎大明未来。可腰间悬挂的玉佩突然被阳光照得晃了晃,他抬头看了眼窗外的日头,猛地想起早朝的时辰早就过了。 

 “坏了!”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促,“叔父,咱得赶紧回皇宫!早朝都开始好一会儿了,再晚回去,那些大臣又得在殿上絮叨个没完。” 

 朱闵闻言抬头看了眼天色,果然见日头己经升到了半空,不由得笑道:“你呀,一跟聊起正事就忘了时辰,快去吧,路上小心点,别让大臣们等急了。” 

 刘伯温也起身躬身行礼:“臣恭送陛下!陛下放心,臣会和王爷仔细敲定,绝不让陛下失望。” 

 朱元璋一边快步朝着门口走,一边回头叮嘱:“叔父,税收标准和细节可得多琢磨琢磨,尤其是土地肥力不同,税率不能一刀切,还有那些新开垦的荒地,得给百姓些优惠,别让他们觉得吃亏。” 

 “知道了!” 朱闵摆了摆手。 

 朱元璋这才转身,快步朝着竹院门外走去,守在门外的侍卫见皇帝出来,连忙牵过备好的马车,朱元璋来到马车上坐稳后,侍卫才驱赶着马车朝着应天城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清晨的街道上响起,很快就消失在远处。 

 随着朱元璋走后,刘伯温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长衫,说道:“王爷,既然陛下己经走了,臣也该去安排士子们丈量土地了。之前招募的那些士子,还得跟他们交代一遍,免得丈量时分不清土地肥力,定错了地类。” 

 “去吧。” 

 朱闵点头,“记得跟士子们说,丈量时要仔细,每块地都得插上木牌,写明面积和初步判定的地类,等公示的时候,也好让流民们核对,要是遇到流民有疑问,别跟他们急,好好解释,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记下来,回来跟本王商量。” 

 刘伯温躬身应道:“臣遵旨!臣这就去办,晚些时候再回来跟殿下汇报进展。”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土地丈量规划图,快步离开了竹屋。 

 竹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朱闵一人。 

 他靠在木椅上,看着窗外的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偶尔传来工匠坊打铁的 “叮叮” 声,还有流民们扛着锄头去田里的谈笑声,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闲适。 

 “闲来无事,倒不如看看那个东西。” 

 朱闵突然想起了什么,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了敲,他指的是自己穿越时带来的系统。′比¨奇?中-雯?惘, .首′发′ 

 自从在大明安定下来,觉得求死无妄后,他就很少想起这个系统,甚至有时候会忘记自己是个穿越者。 

 他在心里默念了一声 “打开系统”,眼前瞬间出现了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半透明面板。 

 面板上清晰地显示着几个选项:【个人信息】【青史值】【系统商城】【任务】。 

 朱闵先点开了【个人信息】,上面的内容很简单: 

 姓名:朱闵 

 身份:大明明王(朱元璋亲叔父) 

 他又点开【任务】,突然发现里面出现了一个长期任务:【辅佐朱元璋稳定大明,推动民生改善,实现 “洪武盛世”】,任务进度显示为 “1%”。 

 下面还标注了完成的子任务:“建立卫星城安置流民”“制定‘摊丁入亩’政策框架”“推动土地丈量试点”。 

 “嗯?还真特么从求死给我改了啊?” 

 朱闵挑了挑眉,随即点开了最关键的青史值 ,面板上的数字让他愣了一下:【当前青史值:25800 点】。 

 他记得上次查看时,青史值还只有一万多点,这才过了一个多月,竟然涨了一万多。 

 朱闵仔细看了看青史值的增长记录,上面写着:“‘卫星城建设’惠及流民五万余人,获青史值 3000 点;‘土地丈量试点’启动,获青史值 2500 点;‘摊丁入亩’政策框架确立,获青史值 6000 点;流民开垦荒地两百亩,获青史值 1200 点;工匠坊产出农具五十件,获青史值 1100 点……” 

 “原来如此。” 

 朱闵恍然大悟,虽然他最近没刻意关注系统,但他提出的国策都在被朱元璋推行,每一项政策落地,每一件实事办成,只要能惠及百姓、推动大明发展,就能自动积累青史值,这种无形增长,倒是省了他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