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熊延弼入京(第2页)

张之极听完,顿时满脸委屈,就差当场哭出来了。

江宁忙打圆场:“英国公也不必如此,小公爷进五军都督府以来,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万不可妄自菲薄。”

张维贤听着江宁夸儿子,脸色缓和了些,叹道:“江侯爷,老夫也不瞒你,我这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将来英国公府全靠他撑着,他若撑不起门面,老夫怎么放心得下?”

江宁笑着安慰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又去了陈策的办公值房。

刚推门,就见陈策、沈友荣正凑在一起讨论公务,一旁的朱由检竟左右手各执一支毛笔,同时批阅两份公文。

江宁惊得张大了嘴,好家伙,这小老弟进步也太快了,竟能一心二用,这天赋简直逆天了。

陈策、沈友荣见江宁进来,赶忙起身相迎。

江宁与二人寒暄几句,走到朱由检面前笑道:“殿下若是忙完了,就去给英国公搭把手,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小公爷这段时间也累坏了。”

朱由检放下笔笑了笑:“二哥放心,我晓得。”

江宁告辞离开,直接打道回府,小老弟这么能干,自己也不必在衙门耗着,正好陪陪两位夫人。

……………

与此同时,京城之外,一人带着十几名随从策马而来,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城。

望着近在咫尺的京城,熊延弼心中感慨万千,自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明大败,辽东局势危如累卵。

随即,他奉命经略辽东,苦心经营一年,总算稳住局面,却因朝堂党争四起、弹劾不断,实在干不下去了,只能主动请辞自保。

没曾想,当今天子登基后,竟再次启用他经略辽东。

第三次前往辽东,他本是抱着必死之心,辽东的困局他再清楚不过,只能坚守、步步为营,主动进攻便是九死一生。

加之他属于楚党,与东林党多有矛盾,若东林党做大,他绝对没有好下场。

更遑论天子年少登基,能否稳住朝局仍是未知之数。

可短短几年间,少年天子竟以雷霆手段镇压东林党,平息党争,撤换重臣,对他更是鼎力支持,将与他尿不到一个壶里的王化贞调离,换上了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洪老九。

朝堂的支持,让他在辽东时常有如梦似幻的感觉。

从前他只盼着朝堂别拖后腿便谢天谢地,如今却柳暗花明,万事向好,这也让他信心大增,彻底压服了辽东那些将门“坐地户”。

此番回京述职,他定要好好向天子谢恩。

抵达京城后,熊延弼先去吏部报到,等候面圣安排。

吏部尚书杨鹤亲自接见,两人本就相识,杨鹤一见他便笑道:“飞百兄,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

熊延弼笑答:“修龄,不过数年未见,你已是吏部尚书,大权在握,真是可喜可贺。”

听着这话,杨鹤却哭丧起脸:“飞百兄就别打趣我了!

外人瞧着我这吏部尚书风光,实则度日如年,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

说着,他红了眼眶,竟当场抹起泪来。

熊延弼对朝堂近况略有耳闻,一时愣在当场,毕竟大家都不容易,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杨鹤。

恰巧就在此时,内阁次辅袁可立忽然到访,一见熊延弼便满脸喜色:“飞百,可算把你盼来了!”

熊延弼赶忙行礼:“下官熊延弼,见过袁阁老。”

袁可立摆了摆手:“无需多礼,陛下早已等你多日,只是今日公务繁忙,命你明日入宫面圣。”

见熊延弼点头应下,又道,“陛下让老夫带你去五军都督府,把辽东局势跟几位左都督说道说道。”

熊延弼点头应下。

他在辽东也清楚,如今大明北方、西南及九边军务,全归五军都督府节制,兵部已沦为后勤衙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