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熊延弼入京(第3页)
袁可立正要带他走,杨鹤却赶忙上前,哽咽着问:“袁阁老,辽响一案何时能结?”
袁可立脸色一正,摇了摇头:“老夫也说不准,毕竟如今厂卫还在查。”
杨鹤闻言,差点晕过去,随即放声痛哭:“袁阁老,您可得帮帮下官!
预备官员已经没剩下多少了,要是继续杀下去,下官实在不知道去哪找人填补空缺了!
督察院、翰林院还有六科,都快被下官抽空了!”
袁可立也面露难色:“修龄,如今的情形你也清楚,陛下难,朝廷难,大家都在勉力支撑。
你再想想办法,尽力克服吧,这事老夫实在帮不上忙。”
说罢,赶忙拉着熊延弼往五军都督府赶,生怕被杨鹤缠住了,毕竟这位杨大人“大明第一悍匪”的名声,在朝堂上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熊延弼久在辽东,对朝堂变化知之甚少,一路上,袁可立便为他讲述这几年的朝局变动。
熊延弼听得目瞪口呆,对那位传说中的江侯爷也越发好奇,自己在辽东的搭档洪老九便是此人举荐,只是不知这位江侯爷是不是小心眼?
他在辽东时没少指着洪老九的鼻子骂,真怕那小子告黑状。
怀着忐忑之心来到五军都督府,袁可立立刻让人去请江宁、张维贤、陈策、沈友荣。
众人到了大堂,袁可立身旁站着的熊延弼,也赶忙上前一一行礼。
江宁虽不认识他,却对这位历史猛人充满好奇,
只见熊延弼年近六旬,须发皆白,剑眉入鬓,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一看就是个暴脾气。
如果说陈策、沈友荣身上是大将的沉稳,那熊延弼便如同一柄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让人不敢直视。
众人也一一还礼。
虽说他是辽东督师,但眼前几位皆是当朝公侯,属超品级别,他不可怠慢。
当给江宁行礼时,见对方如此年轻,他心中暗自惊叹,虽然早就听闻江宁年少,亲眼所见仍觉实在太年轻了。
江宁笑着回礼:“熊督师大名,本侯在京城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熊延弼谦虚道:“侯爷过誉,下官不过是些许虚名,当不得侯爷如此夸奖。”
张维贤招呼众人落座,袁可立说明来意:“陛下公务繁忙,让老夫先带飞百来五军都督府,说说辽东的情况,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陈策曾是山海关总兵,与熊延弼相熟,率先开口问道:“飞百,辽东如今如何?
那些李成梁旧部和将门,可还听话?”
熊延弼点头:“如今朝廷大举革新,党争平息,又接连在河套、西南打了几场大胜仗,威势与日俱增,辽东那些坐地户不敢再明着违抗军令,老实多了。”
陈策点头,他太清楚辽东本土将门有多难缠。
这时,江宁开口问道:“熊督师,冒昧一问,若是年后朝廷调集大军出兵辽东,剿灭建奴,可行否?”
熊延弼微微一愣,沉思片刻后道:“回侯爷,年后若调大军征讨,自然可行。
但下官回京前收到消息,努尔哈赤准备派人与林丹汉结盟。
若二人勾结,建奴在辽东兴兵,林丹汉在草原作乱、侵扰边境,加之朝廷如今还在西南用兵,届时恐面临三线作战,风险极大。”
他顿了顿,又道:“何况此前朝廷停征辽饷,辽东将门颇有怨言,若非京营实力与朝廷威望镇着,他们怕是早就闹起来了。”
江宁闻言,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