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祭拜皇陵

江宁身为朝廷钦差,奉旨南下巡视地方军政,早已成了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

当江宁离开徐州继续南下,消息传到运河两岸各州府,尤其是中都凤阳府与淮安府,直接掀起轩然大波。

凤阳漕运总督府内,此刻正乱作一团。

大小文武官员齐聚一堂,目光齐刷刷落在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身上,盼着这位大佬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替众人顶雷。

可杨一鹏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上任数年毫无建树,偏偏赶上运河沉船堵塞这等大乱子,如今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知道,哪还有心思替别人收拾烂摊子?

“诸位,”杨一鹏往椅背上一靠,摆出副听天由命的架势,“该吃吃,该喝喝,凡事别往心里搁。

等钦差到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说罢,竟直接表态自己愿意第一个认罪。

见他这直接躺平摆烂,众人气得直骂娘,却也无可奈何。

这些年他们可没给过杨一鹏半分面子。

如今指望他挺身而出,实在有些太过天真。

众人转而将主意打到镇守太监郑大宝身上,可郑大宝是东厂老魏的人,哪肯掺和这浑水?

他可是清楚记得,上一任镇守太监曹文华就是因为跟地方官搅在一起,胆大包天到炸毁了洪武年间修建的凤阳鼓楼,最后被押回京,还是干爹老魏亲手活剐的。

所以郑大宝干脆闭门谢客,任谁来都不见。

正当众人慌得像无头苍蝇时,有人提议去找义惠侯刘昌平。

这位侯爷来头可不小。

大明开国之时,唯一非军功获封的侯爵。

初代义惠侯刘继祖,当年在朱元璋还是太平乡孤庄村放牛娃时,曾给了块地让他安葬爹娘,这份恩情让老朱家记了一辈子,历代帝王也是对义惠侯一脉恩赏不断。

可面对众人的哀求,刘昌平只是淡淡一笑:“诸位太看得起本侯了。

本侯幸得先祖恩泽,蒙朝廷信任掌管皇陵祭祀,仅此而已。

其他事务,实在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说罢便转身吩咐下人筹备祭祀用品,毕竟此次钦差南下,还有当朝亲王同行,祭奠皇陵是头等大事,哪有功夫跟他们这群人在这里扯淡?

凤阳最有权势的三位大佬,一个躺平、一个闭门、一个推脱,可把地方文武官员与士绅急坏了,恨不得去请早已作古的仁祖纯皇帝朱五四来顶雷,偏这位先祖在大明开国前就饿死了,哪管得了现世的烂摊子?

有人想向江南求援,也当场被众人否决,凤阳官员士绅虽与江南士绅有往来,终究只是利益,没有交情。

江南士绅对凤阳感情复杂,当年朱元璋没少折腾他们,如今怎会真心相助?

最后众人实在没辙,只能各自回家,急着处理自家屁股下的烂账,盼着能蒙混过关。

另一边,江宁等人沿运河南下,行至凤阳与淮安交界处时,做出了分兵的决定。

派杨涟、郭允厚、大侄子邓云飞,还有开山大弟子陈子龙率领两万人马前往淮安视察军政。

自己则带着老魏、温体仁、小老弟朱由检,领三万兵马去凤阳。

分别之际,江宁特意叮嘱郭允厚:“老郭,到了淮安,对贪官污吏、地主士绅尽管放手去查,但切记,不可波及普通百姓。”

郭允厚拍着胸脯笑道:“侯爷放心!

老夫从不挣穷苦人的钱,专找有钱有势的下手。

识趣的,老夫拿七成,给他们留三成。

不识趣的,直接让杨涟出马来个一锅烩,到时候银子全归朝廷!”

听他这话,江宁一阵头大,又赶忙对杨涟与陈子龙进行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