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你问我我问谁?
凤阳皇陵占地约两万亩,经大明数代帝王修缮,规格与形制已经达到了极致。
在义惠侯刘昌平的引领下,江宁与朱由检等人步入陵区,只见神道两侧立着三十二对石像,这数字也暗含深意,因为仁祖淳皇帝朱五四饿死的时候刚好六十四岁,故以三十二对石像象征其寿数。
朱由检望着石像,眼眶又红了,显然又想起老朱家当年创业的艰难发家史了。
江宁未多言语,只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昌平不愧是执掌皇陵祭祀的专业人士,猪牛羊三牲、酒水瓜果五谷、纸钱香烛,样样齐备,安排得妥妥帖帖。
众人先是行隆重的迎神礼,向仁祖淳皇帝朱五四行三跪九叩大礼。
接着由朱由检、江宁等人依次上香。
随后便由朱由检这位老朱家的亲子孙亲自宣读祝文。
他红着眼眶,哽咽着向先祖“汇报”大明近几年来的诸多事情,却尽是报喜不报忧的好话,最后更是祈求先祖在天之灵保佑大明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保佑朱家子孙兴盛、个个有出息。
听着朱由检念诵祝文,江宁心中感慨:这位仁祖淳皇帝生前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最后还是活活饿死的。
却不曾想死后竟被追尊为帝,如今还要庇佑子孙,还得操心国家大事,真不知道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忙不忙得过来这些破事。
祝文在朱由检的哭哭啼啼中读完,众人又给仁祖烧了一堆纸钱,随后由刘昌平引领众人进行行送神礼,再行三跪九叩大礼,祭祀仪式才算终了。
之后,朱由检与江宁在刘昌平带领下瞻仰明楼,楼中除了朱元璋亲撰的碑文,还有一块无字碑。
见了这块无字碑,朱由检放声痛哭,江宁明白,这位老朱家这位仁祖淳皇帝种了一辈子地,最终却落得个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
生前也是没活出来个样子,所以当年老朱才立了这块无字碑,玩了一手功过任后人评说。
最后还是老魏与江宁架着朱由检,众人才朝外走去。
此时已经折腾了三个时辰,众人走出皇陵,以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为首的凤阳地方文武全都愣住了。
原本跪在皇陵之外的一众士绅,此刻竟无一人在场。
杨一鹏脸色惨白,浑身哆嗦,怒声道:“大胆!
他们怎敢自行离开?
是活腻了吗?”
一名皇陵卫士兵神情尴尬地上前回话:“回杨大人,就在钦差大人与信王殿下祭祀时,来了一队锦衣卫,将士绅们都带走了。”
杨一鹏一愣,随即满脸惊愕地望向江宁。
江宁笑了笑,他却结结巴巴地问:“敢、敢问钦差大人,这是何意?”
“杨大人别紧张,”江宁笑意不减,“本侯不过是让人带他们去‘询问’地方民生罢了。”
面对这假的不能再假的理由,在场众人此刻全都是脸色骤变,士绅们哪里是被询问,分明是被带去审问了,接下来怕是就要轮到他们了。
此时,朱由检擦干眼泪,眼眶通红,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转头吼道:“皇陵卫指挥使郑光先,给本王滚出来!”
郑光先一愣,赶忙颤颤巍巍上前:“殿、殿下有何吩咐?”
朱由检眼中杀意涌动,二话不说拽住他的衣领,左右开弓便是一顿大耳瓜子,片刻就将他抽得口鼻流血、眼冒金星,随后像丢垃圾般将他扔在地上,怒色未消地看向刘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