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气势!(第3页)

“日后若再有招安,谁人肯信?至于些许钱粮,难道肃清地方、保境安民之功,还比不上那点钱粮重要吗?”

“何大人说的在理!”

唐尽忠踏步出声,他乃宿将,声如闷雷:“当兵吃粮,立功受赏,天经地义!将士们刀头舔血,搏的不就是个功名富贵?”

“若立了功不得赏,反而要受猜忌,这兵还怎么带?仗还怎么打?”

“幽州战事紧张,就更需激励天下将士用命!厚赏吴承安,正可让天下人知陛下赏罚分明,让幽州将士知陛下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此乃激励士气之良机,岂能错过!”

“微臣附议!”

蒋正阳也慨然出列:“吴承安部战力骁勇,若能以厚赏结其心,正可将其部调往幽州前线,以贼攻虏,岂非两全其美?”

“若在此刻寒了其心,恐生变故!太师久居庙堂,可知边塞将士之苦?可知悍卒之心需以恩义结,而非猜忌所能驭?”

改革派以何高轩为首,唐尽忠、蒋正阳等人紧随其后,一个个情绪激昂,据理力争。

特别是蒋正阳等人久经沙场,自带一股凛冽杀气,与文官们的沉稳持重形成鲜明对比。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文官引经据典,强调制度、规矩与潜在风险。

武将则立足现实,强调军心、士气与战机把握。

声音越来越大,言辞也越来越激烈,庄严的金銮殿竟渐渐变得如同市集般嘈杂起来。

龙椅上的赵真依旧沉默着,旒珠后的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真正的想法。

太师李崇义面色沉静,但微微眯起的眼角却显露出一丝锐利。

他正准备再次开口,将对方的气势压下去。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摩擦的铿锵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