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信号追踪,暗流涌动
第六十章 信号追踪,暗流涌动
军工厂秘密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电子元件的味道。\w.a!n-b?e¨n..,i,n!f¢o^
那枚从博物馆废弃设备间搜出的微型信号发射器,此刻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精密仪器下,由最顶尖的技术专家进行分析。
林逸和李卫民站在一旁,神情专注。
“林总工,李政委,这个设备的制造工艺非常特殊。”
技术组负责人汇报道,“它的核心芯片,使用了我们从未见过的材料,而且集成度极高,远超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品。”
“它能够发射什么样的信号?”
林逸问道。
“根据我们的初步分析,它发射的是一种短距离、高频、经过复杂加密的脉冲信号。”
负责人回答,“这种信号很难被常规设备侦测到,而且一旦接收方确认信号,它会自动销毁发射记录,甚至可能自毁。”
“这意味着,他们只在极近距离内进行联络,而且一旦完成,不留下任何痕迹。”
李卫民沉声道,这符合“织网者”隐秘的行事风格。
“我们正在尝试破译它的加密方式。”
技术负责人继续说,“但非常困难,这种加密算法非常独特,我们怀疑它并非基于现有的数学模型,可能……可能与某种古老的运算方式有关。”
古老的运算方式?
林逸立刻想到了那枚黄铜戒指内侧的星象符号,以及宋安民口中那让人灵魂颤栗的“特定声纹指令”。,+新?!完?本&+神?站?%? ?最t31新^a章-节°%更/??新£$?快?¢¨
“织网者”似乎总是将最先进的技术,与某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结合起来。
“能否通过这个发射器,追踪到它曾经联络过的接收端?”林逸问。
“理论上可以,但难度极大。”
负责人解释,“信号的瞬时性、短距离以及自毁机制,都让追踪变得异常困难。我们只能尝试通过信号残余,或者在接收端附近寻找类似的设备。”
“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
林逸沉声命令道,“这个发射器,是他们联络的关键,也是我们抓住‘引线人’或者其他‘织网者’成员的重要线索!”
与此同时,对安保顾问陈建国的秘密监控也在同步进行。
自从设备间里的发射器被发现后,林逸更加确信陈建国就是“织网者”在博物馆的关键棋子。
监控画面显示,陈建国依然在博物馆内正常工作,巡视、检查、与人交流,一切都显得平静而专业。
然而,侦察员们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异常:他在巡视时,步速比平时略快;他与人交流时,眼神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扫视周围环境;他在一些看似无人的角落,会短暂地停顿,仿佛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