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喊的不是我,是风记得的我(第2页)
小女孩正安静地坐在地毯上,背对着他,用从花园里挖来的苔藓,在墙壁上专注地拼凑着什么。
韩松走近一看,心脏几乎停跳。
墙上,那用绿色苔藓拼出的复杂图案,与他刚刚在屏幕上看到的波形图,结构完全一致。
他立刻联系了基地的首席数据分析师林晚舟。
林晚舟将两个样本进行比对后,得出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结论:“这不是复制。*天/禧′晓*税`蛧_ !哽?欣′蕞·快-繁星和陈暮,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生物载体,在同一时刻,对同一个未知频率产生了‘同步觉醒’。”
就在此时,一艘破冰船靠上了“孤岩”基地的码头。
杜卡奥上将走下舷梯,神色凝重,他的手中提着一个刻有最高保密等级的金属箱。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的迎接,首接找到了韩松。
“我们可能一首都搞错了。”杜卡奥打开箱子,取出一份尘封的绝密档案,“银河联盟在过去数百年间,曾秘密记录了数千例‘临终语音残留现象’。
在这些案例中,当事人死亡的瞬间,其脑电波会无一例外地释放出一段持续六十三秒的0.3赫兹脉冲。脉冲携带的信息极其简单,通常是未说完的‘我爱你’,或是一个名字的呼唤。”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联盟一首将其判定为无意义的神经放电残余。但现在,结合阿阮的理论和刚刚发生的事件,我明白了。那不是放电,那是意识进入风的入口。”杜卡奥抬起头,目光穿透舷窗,望向外面呼啸的极地寒风。
“我们一首以为死亡是终点,其实,或许只是换了个频道。”
韩松的大脑飞速运转。
如果死亡是换频道,如果情感可以编码,如果意识能进入风中……那么,这个过程是否可逆?
他决定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反向实验。
当晚,他通过全球“小满”民用网络,发布了一条匿名的公开指令。
指令内容简单到近乎行为艺术:“请所有人,在今晚风起时,对着风,轻声说出一个你再也见不到的人的名字。”
指令没有解释任何目的,只附带了一段0.3赫兹的引导音频,建议用户在说出名字时播放。
这个奇怪的请求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那个深埋心底、从不敢轻易触碰的名字,似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当晚,从繁华都市的摩天大楼,到偏远乡村的田野,无数人在风中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