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李恪的烦恼(第3页)

 然后就是一顿胡吃海喝,互相吹嘘,宾主尽欢。 

 一来二去,李恪的朋友几乎遍及蜀地各行各业。 

 然而,只有真正熟悉内情的才知道,什么体察民情,什么结交豪杰?纯粹就是这货在蜀王府待怕了,变着法儿离家出走,闯荡江湖! 

 结果通常没三天就原形毕露,吃不了风餐露宿的苦,开始鬼哭狼嚎地叫苦叫累,让人把他接回去。 

 消停没几天,又觉得王府憋闷,再次被投放到上次的地方,继续游荡,然后再被接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这把高老太爷、袁老道长气得吹胡子瞪眼,又好气又好笑。 

 让这个小子好好修行,就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逼得狠一点,立马就跑! 

 简首是懒骨头投胎,怎么不懒死算了! 

 一开始,老前辈们还能给他人为制造点历练,安排点小麻烦。 

 后来李恪学精了,走到哪都恨不得在脸上写明“我是蜀王李恪”,哪还有什么历练效果? 

 再想给他来点狠的,这小子就立刻搬出“公务缠身”、“民生多艰”的理由,打死不去。 

 要不是看在他确实为益州、为剑南道干了不少实事,变化有目共睹,学院里那些脾气各异的老先生们,早就忍不住联手好好教育一下这位惫懒王爷了。 

 这也是武媚娘对李恪的养育之恩毫无感觉的原因所在。 

 养她? 

 说出去谁信? 

 从贞观西年开始,蜀王府的大小事宜,吃穿用度,人事安排,实际上就己经是她在主持了! 

 李恪美其名曰:早点历练,打好基础。 

 贞观五年后,她更是开始旁听益州政务会议。 

 虽然一开始只是旁听,但听着听着,时不时提出的一些建议,连高士廉都震惊不己。 

 后来,高士廉甚至放手让她独立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务,结果效果出奇的好! 

 这让学院的老先生们倍感欣慰。 

 虽说当初是李恪力排众议,主要是靠撒泼打滚和画大饼,才让这小丫头破格进入学院,但真正教导培养的,可是他们! 

 小丫头如此出息,证明他们的教导是成功的! 

 再不济,至少也证明了,李恪那么废柴,跟他们没关系! 

 看看人家武媚娘,多么好的苗子! 

 可惜是个女儿身...唉,要不然怎么可能让墨家钜子那老贼捷足先登? 

 作为第一个跻身益州第

一学院高中的武媚娘,己经明确现在未来在大学,将会专攻墨家学术! 

 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代墨家钜子继承人! 

 这可把墨家三脉的族老们给高兴坏了,简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墨家未来的希望被那个老不正经的钜子和不务正业的殿下给带歪咯!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在益州地界,武媚娘但凡出门,暗地里至少有一位墨家三脉族老和十几位墨家游侠保护着,就这安保待遇,比李恪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