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本溪决战,止棒子小儿夜啼
王通出兵辽东,真正的目标并非公孙度。
而是高句丽!
看了上一章结尾的地图,有读者老爷发问:“这不是后来高句丽的地图吗?”
是的,这也跟他娘的司马懿有关!
原本的历史上,司马懿打败公孙度后,在辽东屠城,将襄平城内所有的汉人全部屠杀掉,又将整个辽东地区所有的汉人全部迁回青州,使整个辽东再无汉人存在,将整个辽东拱手送给了高句丽。
也因此而使得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数征辽东失败,直到唐朝才将高句丽打服。并导致后来的棒子们一直叫嚣说辽东是他们的土地。
那么,咱们再看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地图!
汉武帝元封二年,派杨仆和荀彘征伐东北之后,在东北设立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等四个郡。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东北汉四郡。)
……
当时的汉四郡,涵盖了后世整个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土地。仅有三韩(辰韩、马韩、弁韩)位于最南端,也是向汉武帝臣服了的。
并且,其中的“辰韩”,实际上是“秦韩”的谐音,是由先秦逃难的百姓建立的城邦式国家。
说到这里,索性说一下朝鲜的问题。
朝鲜一词,始于商纣的叔父箕子。商亡之后,箕子带五万中原百姓从山东渡海至辽东,建立“朝鲜国”,史称箕子朝鲜。
西汉初年时,燕国人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推翻箕子朝鲜,此后被称为“卫满朝鲜”。后来,汉武帝派杨仆、荀彘攻灭卫满朝鲜,建汉四郡。
随着汉朝衰弱,到东汉末年,夫余人和高句丽不断蚕食汉四郡,整个东北大部分地区被夫余人和高句丽占领。
董卓专权时,徐荣向董卓推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带着两千多人进入辽东襄平(今辽阳),大杀四方,数年之间打败了有着100多万人口的夫余和200多万人口的高句丽。
再后来,司马懿认为强大的汉人在海外建国会威胁中原政权,打败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后将襄平城的汉人全部杀光,并将辽东地区幸存的汉人也全部内迁回青州。高句丽因此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