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暴雨前夜(第2页)

 不久前的地震,就是这个导致的。 

 底座由一种不知名的金属打造而成,即使在光线昏暗的地下室,也反射出莹莹光亮。 

 金属表面,镌刻着芯片般的神奇纹路。 

 纹路流光溢彩,拥有生命一般。 

 底座上,有八个奇怪的凸起,凸起的截断面,向内凹陷寸许,摸着有硌手的螺纹。/k·s′j?x-s!w·.^c!o/m? 

 研究人员认为,这应该是某种接口。 

 经过调查,果然发现它与国内生产的某种新型光缆相匹配。 

 那种光缆还处在生产试验阶段,样品很少。 

 好在老陈权限够大,而光缆的生产研发基地刚好就在沪城,他们才能及时把东西调来。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中,研究人员将光缆一根根接好。 

 最后一根光缆严丝合缝地卡进螺纹中时,几乎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接下来的变化。 

 武装人员也端着枪,时刻做好警戒工作。 

 这可能是通道,带他们前往地下二层; 

 也可能是陷阱,从通道中涌出怪物,将他们吞噬其中。 

 在老陈的指挥下,他们甚至提前准备好了高规格的防护设施,以应对可能的热武器袭击。 

 该种防护设施,是国家尚未公开的新型军工研究成果,仅装配于少量特殊部队,据说至少能承受十发火箭弹的威力。 

 小李心中也很紧张。 

 在闷热的环境中,他差点喘不过来气。 

 一秒、两秒…… 

 等待时间越来越长。 

 金属底座依然泛着荧光,而光缆静静地垂在地上,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们被耍了?”一研究人员打破寂静。 

 “我早说过,光缆是通信设施,这端是输入口,那么另一端就该接到输出口上才对。只接一端,不可能起作用。”另一研究人员回怼。 

 小李发现,这些做科研的,脾气都不太好。 

 “输出口?输出口在哪儿?我是看不到什么输

出口,难道要把光缆插进地里吗?” 

 “插你嘴里。” 

 “插我嘴里有什么用,我又不能接收光信号!” 

 两人斗着嘴,忽然同时愣住。 

 他们默契地搬来一台沉重的仪器,利用转接器,将光缆与仪器连接在一起。 

 人体不能接收光信号,但是仪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