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圣心难测(第3页)

 思前想后,陈新甲还是毫无头绪。最后没有办法,他只能取出了地图埋头认真的搜寻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寻找,陈新甲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安置魏渊的职务。兴奋之余,他立刻着手书写兵部的委任奏疏,以保证明天一大早这封奏疏能够按时的出现在崇祯皇帝的御案之上,好让这位生性多疑的帝王不至于怀疑他作为兵部尚书的忠心与能力。

 陈新甲在奏疏工工整整的写下:

 “兵部拟南阳府团练总兵魏渊担任武平卫指挥使一职。。。”

 武平卫的制所设在亳州,可以说陈新甲选择武平卫来安置魏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亳州地处中原腹地,是淮水流域扼制南北通向的要道,位于中都凤阳府,军事重镇徐州以及繁华的开封城所构成的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上,军事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其次,明代的亳州行政上隶属于南直隶凤阳府管辖,但军事上却受北直隶都司的指挥。这种地处军事政治交界地带的地缘优势决定了武平卫在很大程度上拥有着比其他卫所更加自由的权力。

 最后,武平卫虽说处于边缘地带,但好歹也属于中原战场的范畴。而且指挥使是正三品的官职,正好能够满足崇祯皇帝提出的“按照相应的品级用心安排一下职务”以及“用人之时”两个要求。

 第二天,一匹匹快马自永定门疾驰而出,将朝廷的一道道旨意传达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南阳城京山侯府内,徐少谦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对他来说是漫长的。南阳同知王定以南阳府的名义已经发出了塘报,但却迟迟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不仅如此,杨谷以进城修整的名义入南阳以来,行事锋芒毕露,丝毫没有要撤出南阳的意思。这使得徐少谦在南阳城中不得不处处小心应对,唯恐露出了什么破绽招致大祸。

 这一日他正如往常一样与张显德议论当下的形势,突然手下的心腹快步走进了大厅之内。

 “启禀尊主!王定来了。”

 徐少谦不露声色的朝着张显德说道:

 “只怕是朝廷那边有回话了。”

 借着徐少谦吩咐道:

 “让王定直接来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