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庙堂之高(第2页)
魏藻德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的脸色越来越沉。
作为东林党魁首,他深知江南乃东林根基之地,无数东林党人及其背后家族的利益,早已与当地的士绅、巨贾、甚至漕运、盐务等盘根错节地捆绑在一起。
魏渊在江南的“大刀阔斧”,哪里是在整顿吏治、惠及商民?这分明是在挥刀砍向东林党在江南的钱袋子、关系网和影响力根基!
“好一个魏渊!”
魏藻德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和深深的忌惮。
“真当自己是救世主了?如此操切,搅动四方,全然不顾大局!盐票?拆分经营权?惠及小民?哼,说得冠冕堂皇!此举动摇的是江南的根基,损害的是朝廷的体统!那些升斗小民懂什么?他们看到的不过是眼前蝇头小利!真正维系江南稳定的,是士绅,是商贾!”
他放下密信,目光投向窗外阴沉的天色。
“朱国弼…抚宁侯那边怎么说?”
他问侍立在一旁的心腹。
“回阁老,抚宁侯密奏已至,言晋国公行事操切,不谙地方实情,擅动漕务税吏,已激起商贾不安,恐酿民变。恳请朝廷…予以规劝约束。”
心腹小心地回答。
“约束?”
魏藻德冷笑一声。
“他魏渊手持尚方宝剑,总督江南军政,连皇上都对他言听计从几分,拿什么约束?靠朱国弼那些哭诉?”
他站起身,在阁内踱步,眼神闪烁不定。
“不能再让他这么肆无忌惮下去了!江南一乱,漕运一滞,京畿震动!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小主,
魏藻德停下脚步。
“给我们在江南的言官打招呼,让他们上折子!弹劾魏渊‘擅改祖制’、‘与民争利’、‘任用酷吏’、‘扰乱江南民生’!措辞要狠,证据…可以‘风闻奏事’嘛!”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另外,给朱国弼递个话,让他稳住阵脚。朝廷不会坐视江南糜烂。魏渊这把火,烧得太旺了,该有人给他泼点冷水了!”
“可是阁老,晋国公如今正是深得陛下隆恩,只靠那些言官只怕是难以成事吧。”
魏藻德撇了一眼心腹,用一种讳莫如深的语调调侃道:
“要不这个首辅的位置你来坐如何?”
“啊!卑职不敢!卑职食言了!”
“你记住,本阁能坐稳这个位置,靠的可是东林党。相反,东林党的天是老夫撑起来的,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担子也是老夫扛起来的。魏渊,再受宠也不过是陛下的棋子罢了,而老夫,是陛下的宰辅、是陛下的知己。”
魏藻德这话虽说有些嚣张,但却不无道理,他对崇祯心态的把握可谓细致到了分毫。按现在的话来说,魏藻德为崇祯提供的可是情绪价值,而且是万中无一的那种。
紫禁城,皇极殿。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身着明黄龙袍,身形清瘦,眉头紧锁,一双深陷的眼窝里,此刻正翻涌着复杂的情绪——疲惫、焦躁,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深入骨髓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