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东瀛事了(第2页)

 毛利家(周防长门藩主),获封其祖地周防、长门大部,120万石,西国名门代表。

 有马家(纪伊藩主),被转封至纪伊国,原德川御三家之一纪州德川领地,领和歌山城及纪伊富庶之地,118万石。有马义次是魏渊一手提拔的自己人,忠诚度极高。

 前田家(加贺藩主),保留其加贺根基(金泽城),但石高被重新核定,100万石。虽在关原暧昧,但实力犹存,纳入体系以安北陆。

 田川七左卫门(常陆藩主),郑森之弟,因郑森功勋卓着且需平衡关东,特赐常陆国(水户以北)大片土地,筑新府城,150万石,代表新兴势力与大明背景。

 九大老石高总计近千万石,虽非绝对均等,但形成了相互牵制、各有侧重的格局,共同拱卫京都王权。

 为处理国家日常政务、执行天皇意志、协调“公武共治”,魏渊设立了更具实权的“七人议会”,相当于后世的内阁。

 首席议政,三条晴川(京都公卿),代表朝廷与公卿集团,象征“王政复古”的权威,负责礼仪、文教、部分财政审计。

 海防商贸议政,松浦忠明(原商人松浦善卫门),主导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大明的外贸生意。

 关东镇守议政,细川尚兴,负责关东防务、协调东北事务,代表强大武家势力。

 畿内王土议政,有马义次,负责协调京都王土周边(近畿)事务,监督王土奉行所运作。

 宗教外交通商议政,天草四郎时贞,负责管理基督教事务、协调与南蛮(葡、西)、红毛(荷)关系,兼管部分新兴工坊。

 财政监察议政,松浦英介,凭借其贸易网络与金融能力,负责国家财政预算、税收统筹及对各藩“国司”的财政监察。

 天皇特使议政,近卫信寻,常驻议会,代表天皇听取汇报,传达御意,确保议会决策符合皇室根本利益。

 七人议会融合了公卿(三条、近卫)、实力武家(细川、有马、松浦本家)、特殊势力代表(天草)、专业人才(松浦分家),并由天皇特使监督,确保权力牢牢掌握在魏渊信任的圈子内,高效执行其意志。

 就在魏渊紧锣密鼓地构建新秩序的关键时刻,京都御所传来一个震动朝野的消息:明成天皇陛下,有孕在身!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一向清冷矜持的年轻女天皇,在朝会之上,面对满朝公卿与新晋大名,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坚定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宣布:

 “朕之身孕,乃承天意,感神明之恩!此子之父,非是旁人,正是上国天使、匡扶社稷之魏国公、魏渊大人!其血脉,融天朝神威与皇国尊贵于一体,乃天命所归之嗣!”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随即陷入一片死寂,继而爆发出震天的恭贺之声!

 三条晴川率先伏地高呼:

 “天佑皇国!神子降世!此乃我日本万世之基!”

 织田秀信、细川尚兴等亲近魏渊的大名无不欣喜若狂,这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定心丸!

 德川、伊达等旧势力代表则心中凛然,深知这意味着未来的天皇血脉将流淌着魏渊的基因,魏渊对日本的影响将真正融入法统,根深蒂固!

 明成天皇此举,既是公开确认若为男,取名魏子浚,以及其继承权正统性,更是将魏渊与日本皇室的命运彻底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