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东瀛事了(第3页)

 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已然成为魏渊政治遗产最核心的象征和未来日本稳定的关键锚点。

 不仅如此,明成天皇还向自己的“夫君”送上了一份具有政治法理性的大礼包。

 自她的孩子魏子浚始,所有日本天皇的册封必须经过大明朝魏家的认可。注意!不是大明朝皇帝,而是魏家的认可,明成天皇的解释很简单也很直接,以后的天皇都将是魏氏子孙与天皇血脉的结合。

 不仅如此,她还在京都为魏渊建立了一座明国风的寺院,取名“大明恩寺”,不仅如此,明成天皇还直接尊崇到给魏渊赋予了同样的“神格”,大明恩寺内供奉的主神竟然就是魏渊本人,尊称“汉德明尊渡海护应神”。

 这里也成为百年后日本香火最胜,崇尚汉文化的有志青年们的聚集之所。

 新秩序已立,九大老各安其位,七人议会运转初成,血脉的延续也已昭告天下。

 魏渊知道,他离开的时刻到了。他终究是大明的晋国公,他的根基和牵挂,在万里之外的故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范·戴克,带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来到了京都。

 王师展现的武力、日本新政权展现的开放态度,以及那个庞大而诱人的市场,让荷兰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在魏渊的授意和松浦英介、松浦忠明的积极运作下,一支规模空前的船队迅速集结。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数艘大型武装商船、松浦家倾力提供的十数艘朱印船、细川家、有马家等“七人议会”成员为表忠心提供的护航舰只、甚至前田家、毛利家也象征性地派出船只,以期在未来的贸易中分一杯羹。

 这支混合了荷兰技术、日本木材与人力、以及王师威势的庞大船队,足以跨越东海的风浪。

 魏渊将乘坐其中最大、最坚固的旗舰“定远号”启程。

 临行前夕,魏渊独自登上京都新建的望海楼。

 脚下是初具规模的“王土”京都,远处是即将载他归乡的点点帆影。

 他手中摩挲着那柄伴随他征服日本的唐刀,剑身冰凉,映照着漫天星光。

 回首过往,他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以雷霆手段摧毁幕府,重塑日本秩序,将皇室推向前台又牢牢掌控核心,留下了一个分裂可控、相互制衡、且血脉相连的未来。

 他留下了“九大老”的平衡,“七人议会”的框架,“公武共治”的枷锁,以及那个尚未出世、却注定不凡的孩子——魏子浚。

 “此地之事已了……”

 魏渊低声自语,目光投向西方,深邃如海。

 “天下之局,方兴未艾。”

 他转身,将京都的灯火与日本的未来留在身后,大步走向码头。

 庞大的船队升起风帆,在朝阳的金辉中,缓缓驶离堺港,向着大明故土的方向破浪前行。

 船头,魏渊迎风而立,衣袂猎猎。

 他的传奇在日本暂时落幕,但属于大明的篇章,或许才刚刚翻到惊心动魄的一页。

 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正磅礴升起,照亮了归途,也预示着前方未可知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