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大明!亡了!(第2页)
随后,他转向他深爱的皇后周氏。周皇后早已泪流满面,却异常平静地跪下:
“妾事陛下十八年,今日同死社稷,亦无所恨!”
崇祯心如刀绞,却只能狠心点头。
他又看向袁贵妃等妃嫔,声音冰冷:
“城破在即,尔等,自行了断吧!莫要辱及皇家体面!”
妃嫔们哭成一团,哀声震天。
周皇后第一个站起,对着崇祯深深一拜,然后决然地走入内室。
很快,内室传来凳子倒地的声音,袁贵妃等人也在宫女的帮助下,悬梁自尽。。。
最后,轮到年仅十五岁的长平公主和更年幼的昭仁公主。
两个女儿吓得瑟瑟发抖,紧紧抱在一起。
崇祯看着女儿们天真而恐惧的脸庞,肝肠寸断!他拔出佩剑,手抖得厉害,声音带着哭腔:
“你、你们为何生在帝王家?!”
他闭上眼睛,狠心挥剑!长平公主下意识抬起左臂格挡,锋利的剑刃瞬间斩断她的左臂!
她惨叫着倒在血泊中,昏死过去。昭仁公主则被一剑刺穿胸膛,当场香消玉殒。。。
做完这一切,崇祯浑身浴血,如同从地狱中走出。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充满血腥和绝望的宫殿,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踉跄而出。
最终,他选择了煤山。
登高远眺,崇祯看到了自己的江山,以及自己的命运。。。
在一棵歪脖子老槐树下,这位一生勤勉、多疑、刚愎却又在最后时刻展现出惊人决绝的帝王,在王承恩的帮助下,将腰带系上树枝,自缢殉国。
临死前,他在自己的衣襟上,用鲜血写下最后的遗诏: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风起,吹动他那散乱的头发和染血的龙袍。
在王承恩悲愤的喊出:“恭送大明皇帝上路!”后,一代帝王,就此陨落,以最悲壮的方式,实践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三月十四日午后
京东重镇遵化
魏渊率领的关宁铁骑洪流,裹挟着漫天的烟尘,如同狂暴的飓风,冲入了这座拱卫京畿的军镇。
战马口鼻喷吐着浓浓的白沫,汗水浸透了厚重的马铠,许多战马已经摇摇欲坠。骑士们更是疲惫到了极点,许多人趴在马背上,几乎要昏睡过去,只有紧握兵器的手,还透着一股不肯松懈的狠劲。
“传令!全军下马!就地休整!一个时辰!喂马!饮水!吃干粮!”
魏渊的声音嘶哑,却依旧清晰有力。他勒住同样汗流浃背的坐骑,玄甲上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遵化守将早已得到消息,带着惶恐和敬畏,在城外迎接。道路两旁堆放着草料和清水。
士兵们默默地下马,动作僵硬而迟缓。
他们顾不上卸甲,第一时间冲到水桶边,捧起冰冷的清水猛灌,然后掏出怀里早已硬如石块的干粮,就着冷水艰难地吞咽。
许多人直接瘫倒在地,靠着城墙根就沉沉睡去,鼾声如雷。战马也贪婪地咀嚼着草料,打着响鼻。
魏渊没有休息。他站在遵化城头,目光死死地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是京师所在。
距离……已经不远了!
“赵信!派出所有能动的斥候!轻装简行!以最快速度探明京师情况!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不得有误!”
魏渊的声音带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疯狂紧迫感。
“领命!”
赵信立刻转身飞奔而去。
一个时辰,短暂得如同白驹过隙。
当集合的号角再次凄厉响起时,士兵们挣扎着从地上爬起,眼中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抵达目标的执念。他们默默地重新跨上战马,整队。
“将士们!”
魏渊的声音响彻全军,带着一种最后的激励。
“京师!就在眼前!陛下!正在等着我们!再坚持一下!随本督全速前进!!”
黑色的铁流再次启动,带着更加决绝的气势,冲出了遵化城,朝着那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的北京城,狂飙而去!魏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一定要赶上!
三月十四日黄昏
北京皇城
当外城陷落,九门守军或溃或降的消息传来,整个皇城陷入了最后的疯狂和绝望。宫女太监们哭喊着四处奔逃,寻找藏身之处。
然而,就在这末日般的混乱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却在御马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的组织下,迅速集结起来!
他们大多是司礼监、御马监以及东厂番役中的精壮太监,还有一些忠于职守的锦衣卫,总数约三千余人!
他们穿上了库房里能找到的最好的盔甲,拿起了刀枪、弓箭,甚至一些老旧的火铳。
“弟兄们!”
曹化淳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