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大明!亡了!(第3页)
“万岁爷已经殉国了!但皇城还在!宫里的贵人们还在!咱们这些没卵子的阉人,平日里被人瞧不起!可今天!咱们要让天下人看看!咱们的骨头,不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老爷们软!”
“守护皇城!为万岁爷尽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化淳举刀怒吼。
“守护皇城!为万岁爷尽忠!”
三千余名太监和锦衣卫爆发出震天的怒吼!他们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他们知道,这是必死之战,但他们要用自己的血,为那位刚刚自缢殉国的君王,争取最后一丝尊严和体面,让他的大行,不至于在贼寇的喧嚣和侮辱中进行!
闯军如潮水般涌向内城,涌向皇城!
皇城的东华门、西华门、午门……成了最后的、也是最惨烈的战场!
太监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他们有保卫家园的勇气和必死的决心!
他们利用宫墙的掩护,用弓箭、火铳、滚木礌石,疯狂地阻击着攀爬云梯的闯军!
刀砍断了,就用拳头!用牙齿!许多太监抱着点燃的火油罐,直接从城墙上跳下,与攀爬的闯军同归于尽!
鲜血染红了汉白玉的宫墙,染红了金水桥!
尸体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城门内外!太监们的抵抗异常顽强,他们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将闯军凶猛的攻势阻滞了数个时辰!
直到夜幕降临,皇城各处城门才相继被攻破。
最后的抵抗发生在乾清宫前广场。数百名浑身浴血、伤痕累累的太监和锦衣卫,在曹化淳的带领下,组成了最后的方阵,迎向潮水般涌来的闯军精锐!
没有投降!没有求饶!
只有刀剑碰撞的铿锵!只有濒死的怒吼和惨嚎!
曹化淳力战不退身中数箭,依旧挥舞着绣春刀,砍翻了两名闯军,最终被数支长矛同时刺穿胸膛,最终被乱刀分尸!
三千忠魂,几乎全部战死!用他们卑微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忠烈悲歌!
他们的死,与那些躲在家中瑟瑟发抖、或忙着向新主子献媚的文臣武将们,形成了最刺眼、最讽刺的对比!
三月十五日清晨
京师承天门
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喊杀声、哭喊声终于渐渐平息。北京城,这座煌煌帝都,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着箭袖戎装,外罩一袭象征性的明黄色龙纹披风,骑在他的乌骓马上,在刘宗敏、牛金星、宋献策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缓缓穿过被硝烟熏黑、血迹斑斑的承天门。
城门洞开。道路两旁,跪满了被迫出来“恭迎新主”的京师百姓。
他们脸上充满了恐惧、麻木,甚至还有一丝劫后余生的茫然。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焦糊味和一种末世尘埃落定的压抑。
李自成缓缓策马前行,目光扫过这座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城。
巍峨的宫殿在晨光中展现着它无与伦比的壮丽。
曾几何时,他还是陕西驿卒李自成,如今,他却踏入了这座无数帝王曾主宰天下的紫禁城!亲手终结了一个延续了二百多年的王朝!
百感交集!有狂喜!有激动!有睥睨天下的豪情!
但内心深处,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和迷茫。打天下易,坐天下难。这满目疮痍的江山,这惶惶不安的民心,这虎视眈眈的关外强敌,未来的路,绝不会平坦。
他勒住马缰,停在金水桥前,仰望着承天门上那块巨大的匾额“承天之门”。
这四个大字,象征着皇权天授,承天应运。
一股难以抑制的、混合着征服者豪情和对旧王朝蔑视的意气,涌上李自成的心头。
他猛地从马鞍旁摘下他那张伴随他征战多年的强弓!搭上一支雕翎箭!
在数万道目光的注视下,李自成深吸一口气,开弓如满月!弓弦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
“咻——!”
第一箭离弦,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狠狠钉在了“承天之门”匾额上“天”字的正上方!箭羽剧烈颤抖!
“咻——!”
第二箭紧随而至,精准地射中了“天”字的中心!
“咻——!”
第三箭!带着李自成全部的霸气和宣告,如同雷霆般射出!不偏不倚,正中“天”字的核心!
三支利箭,如同三枚血色的楔子,深深地钉入了那象征着大明王朝天命所归的匾额之中!箭杆兀自嗡嗡作响!
“从今日起!”
李自成放下长弓,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在承天门广场。
“这天下!姓李了!”
随着他的话音,一面巨大的、崭新的“闯”字王旗,在承天门城楼最高处,迎着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猎猎招展!
大明,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