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抵抗之力(第2页)
他们依托着简陋工事,精准地射杀着靠近的敌人。孙传庭手持一把强弓,亲自引箭,弓弦每一次震动,都有一名冲在最前的闯军骑兵应声落马。
战斗很快结束,闯军丢下十几具尸体退去。近卫营也付出了几名士兵伤亡的代价。
士兵们默默地将阵亡的袍泽抬到一边,没有眼泪,只有麻木的哀伤和更深的疲惫。
孙传庭走到一名重伤的士兵身边。那士兵腹部中箭,痛苦地呻吟着。
孙传庭蹲下身,解下自己腰间那个同样干瘪的水囊——那是他作为主帅的特供,里面也只剩浅浅一层浑浊的水。他小心翼翼地将水囊凑到士兵干裂的唇边,喂了他几口。
“大人……您……”
士兵虚弱地挣扎。
“别说话,省点力气。”
孙传庭声音低沉,用一块相对干净的布条,笨拙但认真地帮士兵按住伤口止血。
他看着士兵痛苦的脸,又环视周围那些在饥饿、干渴、死亡威胁下依然坚守的年轻面孔,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痛楚,但更多的是钢铁般的决绝。
他站起身,迎着漫天风沙,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士兵耳中:
“兄弟们,苦!我知道!但我们是大明在西北最后的屏障!脚下是祖宗的土地!背后是万千黎民!李闯想困死我们,饿死我们?做梦!只要孙传庭还有一口气,只要你们还有一个人站着,这大明的旗,就不能倒!挺住!朝廷的增援,一定会到!魏渊魏柱国,没有忘了我们!”
他的话语,如同注入干涸河床的一股微弱却滚烫的岩浆,让士兵们疲惫不堪的身体里,又生出一点支撑下去的力量。
他们默默握紧了手中的武器,望向风沙弥漫的远方。
在这片炼狱般的黄土塬上,饥饿、干渴、死亡如影随形,唯有“忠义”二字,如同不灭的星辰,支撑着这支伤痕累累却铁骨铮铮的孤军。
河南西部,宜阳县
这里曾是李自成“大顺”政权稳固的领地,县衙门口挂过“永昌”的牌子,街面上也曾有过“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喧嚣。
然而,随着京师光复、永熙皇帝登基的消息如同春风般悄然吹进这座闭塞的小城,一种微妙而强烈的变化,在压抑的沉默中迅速酝酿。
县衙里,那个由闯军任命的“县令”——一个原本的地痞无赖,此刻正焦躁地在堂内踱步。
他感觉到了气氛不对。街上行人匆匆,眼神躲闪,窃窃私语声仿佛无处不在。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心腹,一去不回。
粮税越来越难收,甚至有人公然抗税。他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这天清晨,事情终于爆发了。
县城中心的鼓楼,那面沉寂已久、落满灰尘的旧鼓,突然被擂响!鼓声沉闷而有力,如同压抑许久的心跳,瞬间传遍全城!
“咚咚咚——!”
“父老乡亲们!”
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旧儒衫的老者,颤巍巍地站在鼓楼下,用尽全身力气嘶喊,声音因激动而发抖。
“京城光复了!太子继位了!是大明的永熙皇上!大明回来了!魏柱国太宰打跑了闯贼和鞑子!咱们……咱们是大明的子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