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新官制(第2页)

 紫禁城内,庆典的规模与规制远非昔日全盛时可比,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庄重与希望。

 太和殿广场上,积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露出平整的金砖地面。

 身着簇新朝服的文武百官,按照品级序列肃立。尽管不少人官袍下的身体依旧瘦削,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礼乐悠扬,仪仗鲜明,在白雪红墙的映衬下,透出一股新朝初立、万象更新的气象。

 年轻的永熙帝朱慈烺,身着十二章衮服,头戴冕旒,端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

 他努力保持着帝王的威仪,但眼神深处依旧带着一丝少年人的激动和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清晰而有力地宣读着新年诏书:大赦天下、减免京畿及光复各省部分赋税、犒赏有功将士……每一个字都引动殿下百官的深深叩拜和山呼万岁。

 魏渊身着超品柱国蟒袍,位立百官之首。

 他神色平静,目光深邃,接受着皇帝亲自举杯的敬贺和身后百官发自内心的躬身礼拜。

 “柱国大人劳苦功高,实乃社稷之幸!”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他微微颔首回礼,姿态从容,气度渊渟岳峙。只有离得最近的皇帝和少数心腹重臣,才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如同这喜庆日子下未曾融化的坚冰。

 盛大的朝贺结束后,魏渊并未立刻回府,而是独自登上了承天门高大的城楼。

 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扑打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他凭栏远眺。

 脚下,是万家灯火次第点亮的北京城。

 一片片温暖的橘黄光晕,从无数窗棂中透出,融化了覆盖屋顶的白雪,勾勒出街巷的轮廓。

 孩童的笑闹声、隐约的爆竹声、甚至谁家飘出的饭菜香,都被风断续地送上来。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半年前那死寂、血腥、被绝望笼罩的京师,恍如隔世。

 魏渊的心中,百感交集。

 通州城下与建奴铁骑的惨烈搏杀、京师巷战中每一寸染血的砖石、在府中殚精竭虑的无数个不眠之夜……

 一幕幕血与火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短短一年,从大厦将倾到如今疆域初定、万民稍安,这其中的惊心动魄、呕心沥血,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这满城的祥和灯火,是他和无数将士用命换来的。

 然而,这份祥和,如同覆盖在废墟上的新雪,美丽却脆弱。

 他的目光穿透璀璨的灯火和纷飞的雪花,锐利地投向南方那片依旧阴云密布的天空。

 金陵的“弘光”小朝廷醉生梦死,如同附骨之疽;江北四镇骄兵悍将,磨刀霍霍;四川蜀王的求救信如同泣血悲鸣,孙可望的野心如燎原之火;关外建奴虽暂退,却如受伤的猛兽,随时可能反扑;百废待兴的国土上,流民待抚,田亩待垦,疮痍待复……千头万绪,如乱麻般缠绕在心头。

 “瑞雪兆丰年……”

 魏渊低沉的声音在风雪中几乎微不可闻,更像是一句说给自己的祈愿。

 他摊开手掌,几片晶莹的雪花落在掌心,瞬间被体温融化,化作一点冰凉的水渍。

 这覆盖京畿的瑞雪,能否涤荡江南的阴霾?能否熄灭蜀地的烽烟?能否冻毙关外的豺狼?能否真正滋养这片饱受摧残的土地,让它重焕生机?

 “但愿这瑞雪,能涤荡乾坤,佑我大明,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