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江淮脚夫(第2页)
这些力工脚夫,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会说话的牲口。他们赤着脚踩在泥泞的岸边,脊背被沉重的粮包压成了弯弓,每走一步,脚下就会渗出浑浊的血水。
三文钱一包米,一天若能扛上二十包,便是天大的幸运。更多的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压下咳血、患病,最后像破麻袋一样被扔进淮河,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先生,我们真要在这里落脚?”
随行之人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不安。
杨寅没有回头,他的手指向那片窝棚区。
那里散发着粪便和腐烂物的恶臭,女人们在漏雨的棚屋里煮着看不出内容的糊粥,孩子们赤身裸体在泥地里爬行,寻找任何可以果腹的东西。
“你看那个老人。”
杨寅的声音平静却沉重。
“他扛包时跌倒了,监工的鞭子抽裂了他的眼角。你看那个少年,他的肩膀已经溃烂流脓,却还在扛包,因为不干活就会饿死。”
不久之后,在码头的破庙内,出现了一位讲《三国》、《水浒》的杨先生,这里被他称为“夜学”,来的都是力工和脚夫,大家在寒冷的梅雨中获得了难得的轻松时光。
几天后,破庙里的“夜学”中,杨寅的声音在雨声中回荡。
他讲述着《水浒》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力工们听得入神。就在这时,老力工冲了进来,扑通跪地:
“杨先生,求您写个状子!码头的人说我儿子偷粮,吊在码头上快打死了!”
庙内死一般寂静。杨寅缓缓起身,目光如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状子?写给谁?这世道已经没有王法了!他们认的只有刀和粮!”
老力工绝望地捶地痛哭。杨寅突然拍案而起,声音如惊雷炸响:
“既然他们只认这个道理,那我们就用这个道理教他们做人!他们有权贵的刀,我们有团结的力量!今天我就问你们一句:是想继续做任人宰割的牲口,还是随我争一个做人的尊严?”
人群骚动起来。老力工颤声问:
“杨先生,我们这些苦力,怎么争啊?”
杨寅大步走到庙堂中央,声音激昂: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断!我们一个人去要人,会被打死。但我们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起去呢?”
他猛地抓起一根木棍:
“不想再看着亲人惨死的,不想再被当作牲口的,就拿起你们身边的家伙!今天我们去要回的不仅是一个兄弟,更是我们做人的尊严!”
杨寅第一个冲出庙门,雨水立刻打湿了他的衣衫。
起初只有零星几个人跟上,但随着他坚定地向码头走去,身后的人群越来越庞大。棍棒、扁担、铁钩,这些平日里的劳动工具,今夜成了争取尊严的武器。
码头粮营前,守兵见状厉声呵斥:
“反了你们这些苦力!快滚!”
杨寅毫不畏惧:
“我们来要人!放人!”
当守兵提刀恐吓时,杨寅突然出手,木棍精准地击打在守兵头上,鲜血顿时涌出。
“还有谁想试试?”
杨寅的声音冷如寒铁。
“我们今日敢来,就没想着活着回去!但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守兵们被这群突然爆发的力工震慑住了。平时这些唯唯诺诺的苦力,今夜眼中却燃烧着可怕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