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武昌会战(三)(第2页)

 几个商贾打扮的人聚在茶馆二楼,低声交谈:

 “这仗不知要打到何时,米价又得涨了。”

 “听说江西那边还是大明天下,物价平稳得多。。。”

 “嘘!小声点,让那些教徒听见可就糟了!”

 王焕一马当先,率领部队向城门行进。

 他身上的铁甲布满刀痕箭创,披风被撕裂多处,脸上混着血水和泥污,但目光如炬,身姿依然挺拔。

 身后的铁甲军虽然队形依旧整齐,但明显能看出减员严重,每个士兵都带着伤,步伐沉重却坚定。

 “进城!”

 王焕举起长枪,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铁甲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过桥,沉重的铁靴踏在木桥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如同战鼓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当先头部队进入城门时,狂热的景象达到了高潮。白莲教守军突然齐齐单膝跪地,抱拳高呼:

 “恭迎圣使王将军!”

 “谢圣使救命之恩!”

 许多狂热教徒挤在街道两旁,手举白莲旗帜,高喊着:

 “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圣教必胜!”

 一个白发老妪颤巍巍地端着一碗清水挤到前面:

 “圣使大人,请饮圣水。。。”

 王焕勒住战马,微微俯身接过水碗一饮而尽,抱拳道:

 “谢老人家!”

 这个举动顿时引来更加狂热的欢呼,教徒们几乎陷入癫狂状态。

 刘子坤急忙迎上前来,深深一揖,行了个标准的白莲教礼:“圣使大人及时来援,救武昌圣城于水火,请受我一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焕恢复了往日的沉默,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目光扫过街道两侧那些狂热教徒,又瞥见窗后百姓冷漠的眼神,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时,队伍后面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担架上抬着重伤员,彼此搀扶的伤兵蹒跚而行,每个人都浴血奋战,却无一人呻吟抱怨。铁甲军纪律之严明,让所有守军肃然起敬。

 “快!帮忙抬伤员!”

 刘子坤急忙招呼手下。

 白莲教士兵纷纷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担架。有些狂热教徒甚至跪在地上为伤兵擦拭伤口,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举行什么宗教仪式。

 王焕边走边对刘子坤说:

 “明军虽暂退,但必会卷土重来。立即加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我的铁甲军需要休整,但可协助布防。”

 “谨遵圣使吩咐!”

 刘子坤连声应道,随即看了看王焕身后的军队,表情显得有些诧异。

 “徐将军他。。。怎么未见同行?”

 王焕啐了一口,吐出一口血污,语气冷淡地说道:

 “他行事与我不同,肯定有自己的打算罢。”

 两人对话间,明显透露出白莲教内部的分歧。

 杨谷嫡系出身的将领与白莲教本土将领一向相互看不惯,这种微妙的张力在战后更加明显。

 刘子坤作为追随郭杨谷的武将,对徐笑这类“外来”将领本就心存芥蒂;王焕也是杨谷麾下,而且是实战派,与擅长术法的徐笑向来不合。

 街道上的狂热欢呼仍在继续,但在那些紧闭的门窗后面,普通百姓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忧虑与恐惧。

 他们不知道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最终胜利的会是哪一方。对他们而言,无论是大明还是白莲教,都意味着赋税、劳役和失去亲人的风险。

 孙传庭站在营帐前,远眺着武昌城高耸的城墙,面色沉静如水。首战失利的消息并未让这位久经风霜的将领显露出丝毫沮丧,反而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更加锐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