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永熙二年(第2页)
因魏渊仍坐镇金陵处理平定江南后的军政要务,此次庆典便由他的亲弟弟,内阁大学士、户部大臣魏明,代为执行主持。
根据魏渊“删繁就简、务实节用”的要求,许多沿袭自前朝的繁文缛节已被大幅简化。整个大典流程紧凑,一如预演过的那般精准无误。
魏明站在御阶之下,代行致辞,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一举一动皆沉稳干练,颇有乃兄之风。
朱慈烺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魏明,扫过台下那些对新朝、对柱国充满信心的文武百官,心中五味杂陈。
他感激魏渊,真心实意地感激。若非魏渊,他或许早已死在乱军之中,或是在某个角落隐姓埋名,绝无可能重坐在这紫禁之巅,享受这四海来朝的虚名。
魏渊给了他皇位,更给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可是……他也是个有血性的年轻人,一个流淌着朱明皇室血液的皇帝。
这九五至尊的宝座,天下至高的权柄,就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坚韧无比的壁垒,可望而不可即。
那种渴望而不可得的抑郁,如同细微的毒虫,在每一次看到魏明代表魏渊发号施令时,在每一次感受到朝臣对魏渊指令无条件遵从时,便悄无声息地啃噬着他的内心。
繁琐而简化的礼仪终于结束。百官依制山呼万岁,声震殿宇。
朱慈烺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登上龙撵,再一次穿过那雪落无声的宫道,返回那座冰冷而空旷的后宫。
撵驾过后,女官们无声起身,继续各司其职。而在更远处的廊庑阴影里,几个年老太监匆匆闪过,不敢抬头。
盛世初显,皇权却似这雪中紫禁,美则美矣,寒意彻骨。 庆典的喧嚣如同退潮般散去,皇极殿巨大的鎏金门扉在他身后缓缓闭合,将那些象征性的山呼与规整的礼仪隔绝在外。
朱慈烺并未立刻返回后宫,而是下了龙撵步行,他只是信步走着,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殿外汉白玉栏杆的一角。
这里背风,摆放着一个黄铜火盆,里面烧着上好的银炭,偶尔噼啪一声,爆起几点火星,是为值夜侍卫驱寒所设。
此刻天色渐晚,雪虽停了,但寒意更重,苍穹是那种靛蓝色的冰冷,几颗星子疏淡地缀着,漠然俯视着这座巨大的宫殿。
朱慈烺在火盆边的石凳上坐下,伸出手,感受着那跳跃火焰传来的有限温暖。
衮服厚重,却似乎挡不住这宫闱深处无处不在的寒意。他盯着那燃烧的炭火,明亮的火焰中心是灼热的,但边缘却裹着一层灰白,如同他此刻的处境。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对身后侍立、努力缩小自身存在感的贴身太监招了招手:
“小祥子,过来。”
被唤作小祥子的太监约莫二十出头,是崇祯朝就入宫的旧人,闻言浑身一颤,脸上瞬间写满了受宠若惊与巨大的惶恐。
他快步上前,却不敢真的并排坐下,只是躬着身子,缩在一步之外,声音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