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殿试(第3页)

 他深知,这将决定他最终是位列三甲,还是跻身一甲,关乎最终的排名与授官,丝毫马虎不得。

 提笔,蘸墨。笔尖落在珍贵的宣纸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这一刻,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和他的笔墨文章。

 他收敛所有杂念,将平生所学、所思、所感,尽数倾注于笔端。

 从漕运利弊到边军粮饷,从河道疏浚到屯田实边,一一剖析,谨慎建言。

 他写得极其认真,每一字每一句都反复斟酌,既要展现才学,又要贴合圣意,还要体现务实之风。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缓缓流逝。日头渐高,照耀着太和殿前这数百名埋头疾书的天下英才。

 不知过了多久,钟声再次响起。考试结束。

 所有人停笔,起身,再次向御座方向行大礼,然后在内侍的引导下,依次退出广场。

 直到走出很远,马伯锐才感觉那压在心头令人窒息的无上威压稍稍减轻,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回首望去,太和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个璀璨而遥远的梦。

 殿试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等待最终的传胪大典,那将决定他们所有人最终的名次与命运。

 但无论如何,能站在这里,经历这一切,已是此生无上的荣光。

 等待放榜的几日,仿佛比十年寒窗更为漫长。

 马伯锐与一众同年居住在礼部安排的驿馆内,表面虽依旧谈笑风生,互相探讨策论得失,或结伴游览京师名胜,但每个人眼底深处都藏着一份无法言说的焦灼。

 每一次驿馆外的马蹄声,都能引得众人下意识地屏息侧耳。

 终于,传胪大典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天还未亮,所有新科贡生已穿戴整齐最隆重的礼服,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再次进入宫城。

 此番并非前往太和殿,而是依序肃立在宏伟的午门之外。

 晨曦微露,汉白玉的五座金水桥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身后是巍峨的午门城楼,前方是开阔的广场,气氛比殿试时更多了几分公开的庄严。

 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旌旗仪仗森然林立,皇家侍卫如同钉在地上的雕塑,纹丝不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极致的寂静,唯有风掠过旗帜发出的阵阵声响。

 马伯锐站在人群中,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鼓的心跳。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高高的午门城楼。

 他知道,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皇榜,即将在那里,向天下人宣告。

 吉时已到,庄严的礼乐奏响。

 一名身穿绯袍、气度雍容的礼部高官出现在午门城楼之上,手中捧着的,正是那份万众瞩目的黄榜。一名声音洪亮、受过特殊训练的鸿胪寺官员立于其侧。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那鸿胪寺官员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如同虎啸龙吟般的声音骤然响起,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永熙二年四月殿试,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马伯锐感到周围的呼吸声瞬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