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 算账(第3页)
为什么办学?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宝,捏着孩子,就是捏着村民的七寸。
以后她的意志可以通过村学灌输到整个村子,她要让整个村子是她的一言堂。
小打小闹的种植只能解决温饱,只有集约规模化的种植,才有大作为。
孩子们已经上了半个月的学,效果立竿见影,会炫耀的写自己的名字,家里人的名字,还会指着家里的物件,门,窗,房,柜子,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男孩原来满院子斗鸡走狗的,现在竟然会敲门,关心父母累不累,端茶扫院子。
女孩更能干了,会在帕子上缝名字,虽然歪歪扭扭,但识字了,做到了爹娘没做到的事情。
听说要教孩子们开荒,村民们心里犯嘀咕,放心不下孩子,打算替孩子们干活。
到了开荒些天早上,每个家长扛着锄头镰刀斧头绳索,孩子背着一个小背篓,来到学堂集合。
每个孩子发一个拳头大小糖心窝窝头,配一碗豆浆,大人发同款大一号套餐,等大家吃完,赵峰每人发了一张网兜,刘有山骑着毛驴和打猎的老搭档铁柱叔在前面带路,赵峰走最后面收尾,刘青青和郭守云居中协调。
刘有山选中的荒地大部分是野草,树木很少,他教孩子们把裤腿绑起来,先用长镰刀把杂草勾开,露出红色的土地,然后用锄头翻土,晒上两天,这地就可以播种了。
镰刀口泛着冰冷的光,若勾在腿上就是一道血口子。
家长们哪里放心让孩子干,全都自己上。
刘有山无奈道:“谢谢大家伙对村学的支持,我教孩子们认野菜,寻野味,过会给大家伙加道菜!”
听说还有饭吃,村民们心里舒坦了些。六十多个家长分工合作,妇人勾草,汉子挖地,去除杂草的土地,露出原本的土红色,顺着同一个方向,快速的推进。
刘有山立在草丛中,随手从脚边拔起三颗植株:“这是荠荠菜,这是蒲公英,这是公公磕头……”
夏末时节,草丛里的蚂蚱吃饱了露水立在叶片上打盹,他逮住一个:“你们用网兜网蚂蚱,只要是我们村学的孩子,你们送来的蚂蚱全收,一公斤五文,有多少收多少!”
只有一个要求,活的,都收。
家长:你夹带私货。
刘有山也没闲着,荒地比邻后山,大型猛兽缩在深山,毒蛇说不准藏匿其中。
他和铁柱叔,捡了根绑了镰刀的长竹棍,在前面敲敲打打。
许是他们人声鼎沸,吓走了毒蛇。他和铁柱搜寻了一圈,没看蛇影子。
两个人舒了口气,坐在石头上歇息,刘青青哎哟一声叫起来,差点没将他吓得滚下石头。
难道有漏网之蛇?
刘有山急急杵着拐杖张望,远处青青脸上煞白坐在地上,围了一圈的孩子,他推了一把铁柱:“快,柱子,你先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