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第2页)
“无妨,”赵惠人道,“敢问老夫人现停在何处?我们要先看过遗体再做打算。”
沈枚连连说好,亲自带着赵惠人和小棠往他母亲生前的居所去了。
刚绕至后院,便听见断断续续的哭泣声,赵惠人自不必说,便是小棠,因这几年见得多了,对这种哀痛的场面也生不出特别的同理心了。不过这哭声里藏着的真情假意她倒是能辨出几分,哭得伤心的未必是真伤心,一滴眼泪没有掉的也未必就是凉薄。
进了屋,只见一个富贵华丽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周边围了一圈人,多是女眷,见沈枚带着两人进来,便知是行人来了,哭声便小了许多。
赵惠人见了,便问沈枚:“尸床可备好了?”
沈枚连连点头,“家里管事略知些规矩,早备下了,只不知该如何摆放,所以还在那边廊下放着。”
赵惠人听了忙叫擡进来,靠南窗的位置放了,接着,又和几个男仆役将老太太的尸体擡到尸床上,头朝南、足向北。将尸体安置妥当后,小棠便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将众亲眷的哭位交待了一下。大功以上的亲戚才可在尸床边哭泣,小功以下亲戚的哭位则在室户外的堂上或堂下,这里面又是一大堆烦碎的分别,小棠也是花了许多心思才分清楚。
接下来,便是沐浴、饭含、袭、为铭等一系列的仪式,待这些做完,天色已暗下来。赵惠人见一切妥当,真正的忙碌则要到大殓之日,便向小棠交待了一番就往陈福家去了。
小棠则守在适室里,便是老太太尸体所在的屋子。“适室”,便是古人所谓“寿终正寝”之“正寝”也。此时,灵堂虽已布置得差不多了,但是尸体需等大殓之日才迁至灵堂,在此之前,都是停在适室。
白日里,小棠忙这忙那,无暇去想老太太随葬品的事,现在闲下来,她便四处张望着,心想沈枚乃从三品的大官,他母亲的随葬品应该不薄吧……
不知为何,她心里突然生出一丝别样的感觉,紧张又笃定,好像今日在这里她一定会找到她要找的东西似的。
正胡思乱想,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妇人领着两个年轻丫头走进来,小棠认出这就是丧主之妻折氏。下午折氏只顾着埋首哭老太太了,小棠未能看清她的容貌。现在细看,才发现她还是个美貌妇人,小圆脸,杏眼柳眉,顾盼间尽显柔和温婉,此时她不施粉黛,眼中仍带泪意,悲戚的素面更显雅致。
小棠看得呆了,心里叹道:年近四旬的女子竟也可以这么美!
此时,老太太身边只留有两三个孙子孙女,也哭得累了,便相互歪靠在一起歇息,所以屋里极其安静。折氏见了小棠,极轻微地笑了下,道:“辛苦小郎君了。”
小棠连连摆手,心里早被折氏通身的气度折服,她自穿越来,还未见过这么美丽大气的贵夫人呢!
两下见了礼,折氏便走到里侧,将床边的雕花立柜打开,挑了好些衣裳,递给一旁的丫鬟拿着,又走到梳妆台前,一一清点着闪耀夺目的珠宝首饰,收在另一个丫头捧着的木匣子里。
小棠见此,便知她这是在挑拣给老太太的随葬品了,不由地坐直身子,一边假装不在意,一边偷瞄过去。心里暗叹,这些东西还不如给活人留着,仅仅是个念想也好,最后还不是便宜了那些个盗墓贼,连带死人都不得安宁!
忽然,她见折氏拉开梳妆台最方才那种即将功成的预感愈发强烈,她顾不上掩饰了,直接偏了头朝折氏看去。
折氏看了好一会,像是沉浸在什么久远的事情里,其中一个丫鬟不明就里,轻轻挪步上前:“娘子怎么了?”
“啊,”折氏回神,又犹豫了一会才拿起匣子里的东西。
小棠屏息,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折氏,当她看到折氏手里的东西,愣了片刻之后,无尽的喜悦便在胸中翻涌起来,几乎要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