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旧事夜气方回

沤灭(第3页)

慧觉依旧沉默,正当小棠觉得他要以此来同衙门对抗的时候,忽见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哭了好一会才抽抽噎噎地道:“都是爹、爹不好!明明说好了那天要带我走的,替身早都找好了……那个叫花子长得跟爹那么像……杀了他,换上爹的衣服,再、再往树上一吊,哪个能认得出来?可是那天,他却反悔了,就为了那个王家的女儿,又不是他生的……我气极了,心想不如先杀了叫花子,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就偷偷跟着他来到了槐树林,他给那叫花子带了吃的,又说了一会话就分头走了。我跟着叫花子,随地捡了个大石头,用劲砸、砸,不知道砸了多少下……我爹听见动静找了过来,他也吓坏了,就和叫花子换了衣服,还让我跟他一起将叫花子划伤。可是,就是这样了,他还是不肯走,非要等师父给他消息……还说她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

这次说的话不似先前两次颠三倒四,反而口齿清楚、条理清晰,到最后喃喃道:“可是他为什么要自杀呢?他答应我的……他给我钱,我不要钱……他答应我的……”

看着他这样,小棠不自觉就想到了缩在牢笼里的王新月,心里感慨万千,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

“为什么?”林琮皱眉,“自然是为了替你扛罪。”

“怎么可能?”慧觉不可置信地抹着泪说,“他心里只有那个丫头,他一定是怕官府为了他在潮州的事情而问他的罪才自杀的。”

小棠微惊,她辨别不出他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因为心里有气才这么说。转念间,她忽然想问他一个问题,只是她觉得这个问题问不问对案件的结果都没什么影响,且他未必就会说实话。正犹豫的时候,只听林琮道:“你师父交待你去兑交子,你拖至昨日才去,是真的忘了还是故意误导我们?”闻言,她忍不住去看他,这正是她想问的!

“这个……小僧是真的忘了……”慧觉伏地而言,说出来的话模糊不清。

刹那间,小棠捕捉到了林琮眉间的一丝不悦,心知他对此话的判断和她一样——假的。

作为一名执法者,小棠知道她应当用局外人的心态看待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掺杂个人情感的评判是办案的大忌,公平公正是她必须秉持的原则,不管是对受害人还是嫌疑人,但是作为一个人,她不可避免地会以自己的道德准则对各个嫌疑人的品性、行为结果的渊源作出判断。就拿王新月和慧觉来说,虽然都杀了人,但在她看来,王新月简单、敢做担当,慧觉却更加残忍、狡诈,所以在心理上她更偏向同情王新月。她脑子活泛,想起林琮曾说过,王新月因犯“十恶”中的“恶逆”所以不能适用赎刑,现在既然老太太和王新月之间的祖孙关系不成立,那么是不是可以适用赎刑了呢?为此,林琮的答复是: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以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但是谋杀周亲尊长着,皆斩。王新月依律当斩,并非流罪以下之刑,所以依旧不能适用赎刑。

最后,他还说:“虽然她二人在血脉上并非祖孙关系,但是王新月并不知情,在杀害李氏的时候心里认定她是自己的祖母的。”

小棠无可辩驳,只得道:“我只是觉得那女孩儿有些可怜。”

他正在写着报呈提点刑狱司的陈词,听她这么说,搁下笔,双目注视着她道:“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担负责任,无论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两相比较,你觉得王新月更让人同情,是不是?”

她老实地点头。

“在我看来,他们一样。”他顿了顿,“你看穿了慧觉生性狡诈奸猾,认定王新月在品性上胜了一筹,何况她是为了她母亲才这样做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她到底是为了她母亲还是为了自己?还有,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让她祖母不再骂她才失手杀了她,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谎言呢?当时的情景除了她自己已无人知晓了,有的时候,谎言,不要说旁人,就连说谎的人都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所以,当真假难辨的时候,还是看后果吧。”

她没有想到他轻易就看穿了她的心思,且她向来认为自己是理智冷静的,现在看来,同他比还是差了,不过,往往理智冷静也代表着冷性无情,或者说,正是因为习惯了事事都要权衡利弊,才会理智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