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 章:柴青濯(第2页)
姜小五看向姜念初说,“岳哥对我们也可好了,他说下次带他养的小老鹰给我们看。”
“还有红背大将军。” 小四也说。
“红背大将军是什么?” 姜念初疑惑问。
“就是蛐蛐啊。”
姜念初“..........”
张公子这闲人纨绔,可别把这俩祖宗给带歪了,若是被带的沉迷吃喝玩乐了,可不是误人子弟,是误国啊。
还是得尽快找个夫子,让他们乖乖在家读书才是正理。
。
夏日炎炎,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碌,就连小孩子也背着背篓捡麦穗。
宋家的十亩地童叔带着几个工人也收割回来了,宋阳闲着没事这几天都在地里一起帮忙。
收回来的稻子,直接在大门口脱粒,晾晒。
庄园里的二荆条和番茄也大量成熟了,宋凛独自跑了县城几趟,谈好了供货的事。
因为两样都种的不多,只供给聚珍阁和云香楼,定价不高,番茄五文钱一斤,二荆条二十文一斤。
再加上之后的自家酒楼,足够供应。
忙完这些后,宋凛和宋阳又开始往城里跑,看铺子。
赵氏和周氏也在忙,斑鸠叶到了十月中下旬就老化不适合做豆腐了,姜念初给出主意,让她们提前把斑鸠叶摘回来。
洗净摊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完全干燥后放在阴凉干燥处储存,可以存放数月,用时再用水把叶子泡发就可以。
赵氏和周氏得了方法,便带着家里几个丫鬟,每天上山采摘斑鸠叶。
村里几座山摘的差不多,又去其他村的山里摘,还找了牙行给娘家人送信。
七月二十这日,严小姐带着她介绍的那位夫子登门了。
门房传话进来时,姜念初正在西花园的茶亭给几个孩子上课,听到是严小姐来了丢下书本就跑了。
想到马上要解脱不用再给几个小崽子上课,出去迎客的脚步声中都带着雀跃。
宋凛也在家,跟着姜念初一块往外走,过了垂花门就见客人已经跟着门房行至前院。
走在前头的是严小姐,在她后面跟着一个白衣男子。
姜念初在看到那男子后有些诧异,她原以为严小姐介绍的人,会是个老头。
在她看来能一路考到会试考上会元,那怎么也应该寒窗苦读二三十年吧。
再加上是十年前参加的考试,怎么着也有个四十多五十岁了。
可来人看着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清明, 坦荡,温润又气质从容。
让她形容第一印象的话,姜念初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词语,光风霁月。
看着就很有学问的样子,虽然年轻但有大儒的气质。
姜念初心里默默想着,只要他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被除去功名,夫子人选就定他了。
宋凛也打量来人,微微皱起眉,十年前他才多大?竟然能高中会元?
严家小姐莫不是诓他们。
“姐姐。” 严小姐见到姜念初快走了几步过来,“我把人带来了,他就是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