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 章:柴青濯(第3页)

男子上前,对着两人拱手,“在下柴青濯。”

“柴先生。” 两人还礼。

一番自我介绍后,客人被带到西花园湖心亭落座。

上了茶,便谈起了正事。

姜念初的要求并不多,教家里几个孩子念书识字,还有书法绘画。

一月有三天休沐,可以安排车夫每日接送,也可以住家。

柴青濯表示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他家人生病需要银钱吃药,所以每月束脩要五两银子。

“束脩多少都不是问题。”

姜念初淡声,“不过有些事情,我还是想问清楚,就是柴先生当年.......为何会被废除功名?”

严小姐看向柴青濯,“先生,我来说吧。”

柴青濯却轻轻一抬手,阻止她。

既答应了过来没,他便知晓会被问及往事。

喝了口茶,柴青濯缓声开口,“那一年是昌和六年,我与同乡挚友一同进京参加春闱.......”

二人皆是文采斐然的青年才俊,在乡试中名列第一第二名。

他们满腔抱负,只待金榜题名入朝堂一展抱负。

其他学子进京忙着拉帮结派,四处走关系拜府时,他们住在租金低廉的道观内寒窗苦读。

会试结果出来后,柴青濯以十六岁的年纪成为了大禹朝最年轻的会元。

同乡的名次也很不错,二人一时风头无两。

少年人轻狂傲气,对一月后的殿试也是信心满满,面对京中权贵的示好和拉拢,他们不屑一顾。

半月后,同乡惨死在道观内。

失去挚友柴青濯大受打击,那些人却出现在他面前,云淡风轻的说要给他一条青云路。

他没同意,然后他便成了杀害同乡凶手。

幸而朝中还有人怜他年少高才,一身傲骨,查实他并非凶手。

最柴青濯在那场博弈中留下了性命,却被除去功名,再不能科举。

保下他的人还想再帮他,柴青濯却不在乎了。

他直言,这样的朝堂不入也罢。

就似在说别人的事,柴青濯面色平静的讲完了自己的往事。

姜念初和宋凛听完对视一眼,倒是很符合这人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很有文人风骨。

不过到底是一面之词,两人一时拿不定主意,便相继找借口离席,碰面商量。

姜念初还是很相信自己的直觉的,开口说,“相公,要不我们让他试试?”

“你看啊,咱们家不是什么世家豪绅书香门第,秀才估计不愿屈尊到我们家来教书,最后愿意来的可能就是穷童生,可柴青濯说的若属实,会元那可是贡士第一名,是我们捡到宝了。”

宋凛方才听了柴青濯说的那些事,心里对他的为人是敬佩的,也点点头,“嗯,试试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