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章 :赏赐(第3页)
话音落,师爷拿着一份文书走上前。
姜念初和宋凛见状又要跪,邢怀中抬手制止,“不必多礼,都站着就行。”
师爷打开赏赐文书,高声道,“奉知府大人谕。”
“竹溪村姜氏念初,慧心巧思,于深山险处寻得良种土豆与红薯,此二物,耐旱抗瘠亩产惊人,实乃天赐之祥瑞,饱腹之嘉禾。
姜氏不藏私于己,心怀黎庶,主动献于朝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等义举,上解朝廷粮储之忧,下纾万民饥馑之苦,功德无量。
为彰其功,本府特赐纹银三百两,上等锦缎十匹,良田十亩,府衙亲题“嘉惠乡梓”匾额一方。
望姜氏再接再厉,助我属地农耕兴旺,亦盼乡邻皆以姜氏为范,勤力农桑,共筑丰年。”
随着师爷的宣读,后面衙差将赏赐都拿了上来。
姜念初有点儿懵,没想到赏赐文书竟然是给她的。
她还以为会是给宋凛的呢。
扭脸看向身旁人,宋凛也在看她,为她高兴,嘴角止不住上扬。
村民们也忍不住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窃窃私语起来,现场顿时变得嘈杂。
“民妇姜念初,谢过知府大人厚赏。”
姜念初跪下叩谢,宋凛也跟着她一起。
“不必多礼。”
邢怀中抬手虚扶,“本官今日前来,还想到你们的土豆地里看一眼,不知是否方便?”
说着伸手抓住宋凛的手腕,微微用力,压低声音说了句,“不知孩子是否安好。”
这话只有姜念初和宋凛听到。
此话一出,二人顿时明白了, 这位知府大人如此大张旗鼓,是冲着小五来的。
宋凛当即凑到姜念初耳边耳语了几句,然后便带着邢怀中和张县令去庄园。
围观的村民纷纷让开道,虽好奇土豆,红薯是什么,也不敢在这时候追问。
杨里正是知道一些的,他看过土豆丰收,只不过后来让县令大人命令不许外传了。
现下他还是不敢乱说话,想着回头再问问宋凛。
姜念初过去跟吴夏莲说,“麻烦娘叫人先把赏赐的东西搬回去吧。”
吴夏莲人至今还是懵的,点头喊了两个门房出来搬东西。
姜念初又看向还未离开的三位掌柜,故作惊讶,“几位还在呢?家里有贵客,恕不远送了。”
三人哪还有先前的嚣张,讪笑着拱了拱手,各自上马车离开。
先前还想回去后让东家找人好好教训他们,如今看来,这两人搭上了知府大人,不记恨他们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