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9月(第3页)

秘书很快送来文件夹,牛皮纸封面已经磨出毛边,里面是沈墨华年初提交的投资组合。

张仲礼戴上放大镜,把周刊名单和仓单并排铺开。

台灯的光柱落在纸上,照亮了一个个重叠的名字。

51家公司,沈墨华的仓单里做空了49家,连排序都惊人地相似,像照着同一份死亡名单下注。

“好家伙……”

他突然笑了,皱纹在眼角堆成沟壑,带着点老怀大慰的湿润。

想起沈墨华爷爷临终前的话:“这孩子眼睛毒,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当时只当是老人护犊子,现在看来,竟是真的。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听筒,指尖在拨号盘上转得又稳又慢。

“定邦总?”

电话接通时,他的声音里还带着笑意,“墨华那仓单,我又看了看。”

沈定邦正在看季度报表,闻言放下钢笔,指尖在“沈墨华”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张叔,是不是亏了?那小子……”

“亏?”

张仲礼笑出声,“你自己看最新的《巴伦周刊》!51家必死的,他三月就做空了49家!这眼光,不得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接着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真的?”

沈定邦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随即又沉了下去,染上点复杂的情绪,“我就知道……”

他想起十几年前,父亲指着沈墨华:“这小子,将来比你有出息。”

当时他只当是玩笑,现在才明白,老人早看出了这孩子骨子里的敏锐。

“定邦总啊,”张仲礼的声音缓下来,带着点岁月的重量,“沈氏交到这孩子手里,错不了。你父亲要是还在,得乐坏了。”

挂了电话,沈定邦靠在皮椅上,目光落在窗外的黄浦江。

江风卷着浪,拍在岸边的石墙上,像在重复什么古老的故事。

他想起自己接手集团的这十年,稳是稳了,却少了点当年父亲那种破局的魄力。

桌上的相框里,妻子抱着年幼的沈墨华笑得温柔。他突然觉得有点亏欠——

这些年忙着开会、应酬,答应陪她去西湖的承诺拖了三年,说好的退休旅行更是成了空话。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划出弧线,像在勾勒什么计划。

“也许真的可以。”

他对着空气轻声说。

夕阳从百叶窗钻进来,在报表上投下斑驳的影,把“沈墨华”三个字照得发亮。

但他很快又摇了摇头。

“再看看。”

窗外的江面上,最后一缕阳光沉入水里,把浪花染成金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