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寒夜施针,灵力暗涌
朔北的夜,是浸透了墨汁的寒冰。前日那场饱餐带来的短暂暖意,早已被刺骨的冷风和沉重的疲惫彻底驱散。营地里,除了必要的哨兵,所有人都蜷缩在单薄的营帐里,试图用体温抵御这无孔不入的严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煎熬,饥饿的阴影再次悄然爬上士兵们紧绷的神经。
中军帐内,灯火如豆。黄玉卿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从空间中取出的药材。指尖触碰到那些在空间中依旧保持着鲜活药力的根茎叶片时,一丝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稍稍驱散了帐内的寒意。她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空间是她的依仗,也是她最大的秘密,在这朔北的绝境中,每一次动用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灵力的消耗,以及可能被未知存在的窥探。
将军。”一个亲兵掀开帐帘,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焦灼,牧民那边……还是不肯收粮。老阿爸说,说汉人给的粮食里有毒,是北狄人亲口告诉他们的。”
萧劲衍猛地抬头,眼中怒火一闪即逝,随即被更深的凝重取代。他放下手中的简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剑柄。北狄的离间,阴毒而有效。牧民的不信任,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萧家军本就脆弱的补给线上。
玉卿,”他转向黄玉卿,声音低沉,“你看……”
黄玉卿没有立刻回答。她放下手中的血参,走到帐边,掀开一角,望向远处牧民聚居的洼地。那里只有几点微弱的火光在寒风中摇曳,像随时会熄灭的萤火。她能感受到那片区域弥漫的浓重恐惧和敌意,如同实质的寒冰。
“毒?”黄玉卿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北狄倒是会贼喊捉贼。将军,光给粮,怕是破不了他们的心防。得让他们亲眼看到,我们和他们一样,是这朔北风沙里挣扎求生的人。”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而且,我需要去看看那个中毒的牧民孩子。”
萧劲衍眉头紧锁:“太危险了!他们现在视我们如寇仇。”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去。”黄玉卿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孩子是无辜的。若能救他,便是破冰的契机。我带上空间里的解毒药材,还有……银针。”她看向萧劲衍,“将军,我需要你亲自带一队精兵,在洼地外接应。但不必靠近,以免刺激他们。我……只带一个懂蒙语的亲兵。”
萧劲衍看着她眼中那抹近乎执拗的坚定,知道再劝无益。他沉声道:“好!赵铁柱,挑十个最机灵的弟兄,随本将前往洼地外围,务必隐蔽!再挑一个精通蒙语、最沉稳的亲兵,随夫人同去!记住,夫人安全为重!若有任何异动,不惜代价也要抢人回来!”
“末将遵命!”赵铁柱抱拳,声音铿锵。
寒风如刀,卷起地上的沙砾,抽打在脸上生疼。黄玉卿裹紧了厚重的皮裘,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眼。她身边跟着一个名叫巴图的年轻亲兵,他是军中少数通晓蒙语的士兵,此刻脸色紧绷,手按在腰刀上,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洼地入口处,几个牧民手持简陋的猎叉,眼神凶狠地盯着他们,如同守护巢穴的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