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间的矛盾爱吃参皇鸡的剑林天

第十章:口味终磨合,全家享三餐(第2页)

 婆婆笑着说:“行,给你做。不过现在家里都吃清淡的,我少放点油盐,你可别嫌没味儿。” 

 张阿姨愣了一下,说:“怎么吃清淡的了?你以前不是最爱吃重口的吗?” 

 婆婆拉着张阿姨的手,指着正在吃辅食的宝宝,说:“为了我孙子啊。′e~z+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医生说宝宝一岁以内不能吃盐,咱们大人也得跟着少吃,对身体好。你看我现在,血压都降下来了,以前总头晕,现在也不晕了,都是清淡饮食的功劳。” 

 张阿姨听了,说:“原来是这样。那我也得学学你,回家也少放油盐。我家老头子血压也高,说不定吃清淡点就好了。” 

 那天中午,婆婆做了红烧肉、清炒西兰花、凉拌黄瓜,还有一碗冬瓜汤。张阿姨吃了一口红烧肉,说:“哎,别说,少放油盐的红烧肉也挺香,不腻人,好吃。” 

 婆婆听了特别高兴,说:“是吧?我现在觉得清淡的菜也好吃,有食材本身的香味。以前吃重口的,吃什么都是一个味儿,现在才知道,青菜是甜的,冬瓜是鲜的。” 

 我看着她们聊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原来,改变不仅能让家人健康,还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 

 宝宝八个月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软烂的面条。我和婆婆一起研究宝宝面条的做法,婆婆说:“我以前给阿明做面条,都放好多酱油和香油。现在给宝宝做,就放一点点蔬菜碎,煮得烂烂的,宝宝肯定爱吃。” 

 我点点头,说:“妈,咱们再加点蛋黄碎,补充营养。宝宝现在需要多吃点蛋白质,蛋黄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一起在厨房忙碌,婆婆煮面条,我切蔬菜碎和蛋黄碎。宝宝坐在婴儿车里,看着我们,时不时“咿咿呀呀”地叫两声。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厨房,洒在我们身上,温暖又惬意。 

 面条煮好后,我盛了一小碗,吹凉后喂给宝宝。宝宝一口接一口地吃,吃完还伸着小手要。婆婆笑着说:“你看我孙子多爱吃,还是咱们做得好。以后我天天给宝宝做,让他长得高高壮壮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宝宝慢慢长大,开始能和我们一起吃一些软烂的家常菜。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有清淡的炒菜、鲜美的汤,还有宝宝专属的软烂辅食。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白天发生的事,宝宝在旁边“咿咿呀呀”地插话,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