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达成共识,顿顿有新鲜菜
我每次都会赶紧爬起来,洗漱完跟她一起出门。菜市场的清晨最热闹,卖菜的商贩大声吆喝着,早起的老人挎着篮子慢慢挑。婆婆以前总爱往便宜的菜摊凑,现在却会拉着我走到最里面的摊位——那里的青菜带着露水,根上还沾着泥,价格比外面贵一毛钱,可她却说:“贵点没关系,你看这菜多新鲜,炒出来脆生生的,比放了一天的好吃多了。”
有一次我们在摊位前挑小油菜,婆婆蹲下来,手指轻轻掐了掐菜梗,跟我说:“挑青菜得看梗,掐着脆、冒水的才新鲜,要是梗软了,里面肯定空了,炒着发柴。”我跟着她学,挑了一把捏着硬挺的,摊主笑着说:“阿姨您真会挑,这姑娘是您闺女吧?跟您一样懂行。”婆婆笑得眼睛都眯了,说:“是我儿媳妇,比闺女还贴心呢。”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赶紧帮她把菜装进袋子里。
买肉的时候更有意思。以前婆婆总买最便宜的冻肉,说“冻肉便宜,炖着吃跟新鲜的一样”;现在她会拉着我走到卖鲜肉的摊位,让老板切最嫩的里脊肉,还特意叮嘱:“切薄点,我儿媳妇爱吃青椒肉丝,薄点炒着嫩。$,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老板切好肉,她还会凑过去闻闻,确认没有腥味才付钱。我跟在旁边,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想起以前因为冻肉吵过的架,突然觉得那些矛盾都成了过去的小事。
回到家做饭,婆婆也变了不少。以前她做菜总爱多做,说“多做点,万一不够吃”;现在每次倒油前,都会问我:“晓晓,咱们三个吃,青椒肉丝放多少肉合适?会不会多了吃不完?”我会跟她一起算:“放半斤肉就行,青椒再放两个,炒出来刚好一盘,咱们一人三筷子就吃完了,不浪费。”
有次周末李哲休息,想让婆婆多做几个菜,说:“妈,今天我不上班,咱们多做两个菜,好好吃一顿。”婆婆却摇了摇头,说:“不行,多做了吃不完又要剩,咱们三个做三个菜刚好,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顿顿吃完,下顿再做新鲜的。”李哲笑着说:“妈,您现在比晓晓还讲究新鲜呢。”婆婆瞪了他一眼,说:“以前是我不懂,总想着省钱,结果浪费了更多;现在知道了,顿顿吃新鲜的,既健康又不浪费,才是真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