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鬼语集未语无痕

第562章 村煞(第3页)

 清冷的晨光涌了进来,刺得他眼睛发疼。 

 院子里空荡荡的,一切如旧。 

 他壮着胆子,一步一步挪向堂屋大门。门虚掩着,和他昨晚离开时一模一样。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了门。 

 晨光斜照进堂屋,照亮了空气中的浮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上摔得粉碎的酒壶瓷片,和一小滩未曾挥发的酒液,散发着浓烈呛人的气味。 

 他的目光猛地转向那张小方桌。 

 筷子,依旧摆在桌上,尖儿却不再朝着门,而是掉了个头,笔首地指向里屋的方向。像是无声的指引,又像是一种冰冷的宣告。 

 碟子里的油炸花生米,一颗没少。但那半只咸鸭蛋,原本黄白分明的蛋黄蛋白,此刻却变成了一滩难以形容的、灰黑色的糊状物,仿佛被什么东西反复戳捣、彻底碾烂了。 

 铁山的呼吸骤然停止,视线僵硬地向下移动,落在洒满香灰的地面上。 

 太师椅前,那片薄薄的香灰上,清晰地印着两个脚印。 

 那不是人的脚印。形状扭曲、模糊,前端尖锐,后跟拖出一道诡异的擦痕,像是脚尖着地走过。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那脚印的周围,稀疏地散落着一圈同样印在香灰上的痕迹——像是什么禽类的爪印,细小,破碎,围绕着那两个非人的足迹。 

 而在这一片狼藉和诡异之外,洒了香灰的地面上,还多出了别的东西。 

 几枚沾着干泥的、模糊的铜钱。和一小堆像是刚从地里带出来的、湿漉漉的、深褐色的土块,散落在门槛内侧,一路零星指向里屋。 

 铁山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血液都冻住了。他猛地想起父亲下葬时,老人僵硬的脚上,套着一双磨破了底的旧布鞋,而陪葬品里,就有几枚他生前常用的铜钱,和一只纸扎的、给亡魂引路的公鸡…… 

 他双腿发软,几乎站不住,连滚爬爬地冲进里屋,冲到炕边,哆嗦着手掀开炕席一角。 

 那个小布包,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原本藏布包的那块炕席上,赫然印着一个清晰的、湿泥的手印。五指蜷曲,干瘦,仿佛曾死死地攥过什么。 

 铁山噗通一声瘫坐在地,面无人色。 

 太阳彻底升起来了,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这死寂的老屋,照亮了堂屋地上那破碎的酒壶、指向里屋的筷子、被碾烂的鸭蛋、香灰上非人的脚印和禽类的爪痕,以及里屋炕席上那抹来自坟地的湿泥手印。 

 光明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却照不透这弥漫在老屋每一个角落的、源自另一个世界的冰冷执念。它来了,吃了,找了,拿了,留下了活人无法理解、却必须承受的痕迹,然后离去。 

 一切都符合古老相传的回煞规矩,严丝合缝,逻辑森然。它确实回来了,了却了尘缘,只是这了却的方式,充满了亡者的固执与阴冷。 

 春梅颤巍巍地从地窖出来,走到堂屋门口,看到屋里的一切和丈夫失魂落魄的模样,瞬间明白过来。她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扶着门框软软滑倒,低声啜泣起来。 

 铁山呆呆地坐在冰冷的地上,望着满屋狼藉的“证据”,阳光落在他脸上,却照不进他那双充满恐惧和茫然的眼睛里。 

 许多年后,首到铁山和春梅也都老了,离开了那栋老屋,搬了新家,他们偶尔还会在某个阳光很好的午后,突然没来由地打一个寒颤,想起那个回煞夜。 

 恐惧或许会随着时间淡化,但那一天留下的冰冷印记,却永远烙在了记忆深处。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真相:在生与死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亡者的执念跨越此界而来,留下的并非温情脉脉的告别,而是一种遵循着冰冷古老逻辑的、令人战栗的接触。那些规矩和禁忌,并非空穴来风,它们是对不可知力量的卑微回避,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保护。 

 而一旦窥见那条界限另一端的景象,哪怕只是一鳞半爪,也足以永远改变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确信。从此,再灿烂的阳光,也无法完全照亮心底那个自回煞夜便悄然裂开的、幽暗的缝隙。那里面,藏着另一个世界的冰冷规则,和亡者永不消散的、固执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