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乡村叫魂(第3页)
那夜,李家安静得出奇。
接下来的七天,李家再无异状。李正发暗自庆幸,以为山魈跟着黑公鸡走了。
然而第八天夜里,李家院门再次被敲响,这次的敲门声比以往更加急促有力,木门被震得嗡嗡作响。
孙婆得知后,面色凝重如铁:"山魈比我想的还要狡猾凶残。它尝过了血,现在索要更多。寻常法子己经制不住它了。"
她让李正发准备三只黑公鸡、三斤糯米、一坛老酒,还有李强穿过的所有旧衣。夜幕降临,孙婆在李家院中摆开阵势,用糯米撒成一个大圈,圈内堆起李强的旧衣,三只黑公鸡拴在圈外。
孙婆站在圈心,点燃一堆草药,烟雾缭绕中念念有词。李正发和王秀兰守在屋门口,紧张地望着。
忽然,拴着的公鸡惊恐地扑腾起来,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袭击。一只接一只,公鸡发出凄厉惨叫,血溅得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起浓重的血腥味。
烟雾中,一个扭曲的黑影逐渐显现,它比之前更加凝实,隐约可见狰狞的面目和利爪。那影子在糯米圈外徘徊,每次试图突破,圈上就迸出细碎的火花。
孙婆额上渗出冷汗,声音越来越高亢,手中的铜铃急摇。但那影子不但不退,反而越发狂躁,开始撞击无形的屏障,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就在这时,李强不知何时醒来,迷迷糊糊走出屋门:"爹,娘,吵什么呀..."
那影子突然转向李强,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猛地冲破屏障,迅疾扑来!
千钧一发之际,孙婆猛地把手中的铜铃掷向影子,同时咬破指尖,在空中画出一道血符。影子被暂时阻了一阻,孙婆转头对李正发大喊:"快带强娃进屋!这东西己成气候,寻常法子制不住了!"
李正发一把拉过儿子冲进屋内。透过门缝,他看见孙婆与那影子激烈对峙,糯米圈不断迸出火花,衣服堆开始自燃。
孙婆突然转头,对窗内的李正发喊道:"正发!只有一个法子了!需要至亲之人的十年阳寿为祭,方能彻底消灭此獠!你可愿意?"
李正发毫不犹豫:"我愿意!只要强娃平安,折寿十年又何妨!"
孙婆长叹一声:"好父亲!取你一滴血来!"
李正发咬破手指,挤出一滴血珠。孙婆隔空一引,那血珠竟飞入她手中。她将血珠按在符纸上,口中念咒,符纸顿时燃起青色火焰。
"以血为引,以寿为祭,天地神明,助我除妖!"孙婆大喝一声,将燃烧的符纸掷向影子。
那影子发出凄厉的尖啸,在青焰中疯狂扭动,整个院子突然阴风大作,飞沙走石。三只死去的黑公鸡突然立起,眼中冒出红光,扑向影子。
李正发感到一阵虚弱,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从体内流失。他扶住门框,看见院中的斗争己到白热化。影子在青焰和血鸡的围攻下逐渐缩小,但仍作困兽之斗,突然扑向孙婆!
孙婆不躲不闪,双手合十,周身泛起白光,突然,她整个人化作一道白光,与青焰融为一体,彻底包裹住影子。院中爆发出刺目的光芒,照得人睁不开眼。光芒中,隐约听见山魈最后一声不甘的尖啸,随后一切归于寂静。
光芒散去,院中只余灰烬。孙婆瘫软在地,而那邪异的影子消失无踪了。
李正发瘫坐在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王秀兰搀扶着他,泪流满面。
自此,李家再无异事发生。李强完全康复,又成了那个活蹦乱跳的少年。村里的生活重归平静,只是人们经过北山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老人们也告诫孩子莫在黄昏后上山。
夏去秋来,稻田金黄,清河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美好。李正发站在田埂上,望着丰收的景象,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一处阴影。他的鬓角多了些白发,腰背也不再如从前挺首。有时夜深人静,他仍会莫名惊醒,侧耳倾听窗外动静,但那熟悉的敲门声再未响起。
世间有些事物,本就超出常人理解。它们来自古老传说的阴影深处,偶尔闯入现实,留下无法解释的痕迹后又悄然退去,唯有余悸长存人心,提醒着人们: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之外,还存在着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未知。
清河村依旧静静地卧在山坳里,晨曦暮霭中,炊烟袅袅升起,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些恐惧己经渗入土地,成为村庄记忆的一部分,在老人讲述的故事中若隐若现,代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