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四川青城山——古观夜影(3)

 4月12号夜里,青城山下了场瓢泼大雨,雨点砸在殿顶的瓦片上,“噼里啪啦”响了半宿。!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 

 第二天一早,雨刚停,负责清扫的道士推开三清殿的门,脚刚迈出去就愣在原地——从三清殿台阶往下,到后殿的那段石板路上,断断续续印着符咒。 

 那符咒是像血一样的暗红色,笔画歪歪扭扭,却仍能让人看出是道教里的“镇宅符”。 

 负责清扫的道士赶紧喊人来看,几个老道士蹲在地上端详,指尖碰了碰石板,是干的,不像刚画上去的。有人说“怕不是山里野兽蹭的血?”” 

 可符咒的纹路整整齐齐,绝不是野兽能弄出来的。 

 几个道士正议论着,太阳慢慢出来了。阳光照在石板路上,怪事就这么发生了。 

 那些暗红色的符咒,竟一点点变淡,像被水洇了似的,边缘慢慢模糊。 

 等到了中午,日头最盛的时候,再去看,石板路光溜溜的,别说符咒,连一点印记都没留下,就像压根没出现过似的。 

 也是从这天起,观里总飘着股怪味儿。不是平时烧的檀香那么醇厚,是檀香里混着点草药的苦,还有点说不清的涩,像熬药时飘出来的味儿。 

 有天老道长坐在门口晒太阳,忽然抽了抽鼻子,说:“这味儿,像极了早年道士们炼丹时的药香。_0.0-小¨税!王. ¨免·废^粤?读′” 

 他说这话时,眼睛望着三清殿的方向,半天没动。道士们私下里猜,莫不是当年那七位道长炼丹的方子,顺着这雨气飘回来了? 

 这事当时的目击者挺多,很快就惊动了相关部门。 

 没过几天,西川大学的几个老师带着仪器来了,有录音笔、测温仪,还有些叫不上名的设备,在三清殿周围忙乎了两天。 

 他们先调了录下的念经声,带回实验室分析,结果很让人意外。 

 声纹里有几段调子,竟和博物馆里藏的明代道教乐谱对得上,那谱子还是孤本,平时很少有人见过。 

 接着又查殿前的青石台阶。有个戴眼镜的老师蹲在地上,用放大镜看了半天,指着几处细微的磨损说:“这纹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