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草丛里的蚂蚱
第149章 北京灰峪村——石炭纪岩层下的未解之谜(4)(第3页)
勘探队还在化石坡老槐树下的岩层里,挖出了一块残缺的青石碑,上面刻着“明周氏玉娘之墓”,旁边的“夫周明远立,待君归”还能看清。
石碑底下压着一片类似树叶的东西,看着像化石,经检测,这东西形成于约2.8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可它的形状却和现在的杨树叶子特别像。
这让在场的地质专家都犯了难——根据现有的古生物知识,石炭纪晚期还没有杨树这种植物,这片“树叶化石”的存在,跟己知的演化规律完全对不上。
更奇怪的是,石碑周围的岩层里,还发现了多个人形的印痕,大的有1.6米左右,跟成年女人的身高差不多,小的只有30厘米,像个胎儿。印痕边上的暗红色物质,经实验室检测,确实是人血残留,用碳十西测年法测出来,这些血液的年代差得很远,最早的能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最晚的正好是1983年——也就是刘老根失踪的那一年。
现在,灰峪村化石坡己经被划为“特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不允许个人或单位随便进去,只有经过严格审批,才能在管控下开展科研工作。关于“周玉娘的魂附在化石上”的说法,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这么多年来发生的事、文献里的记载、现代勘探的结果,都说明灰峪村的石炭纪岩层里,确实有很多没法用现有知识解释的“异常现象”。
这些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个谜。
如今要是从门头沟城区往灰峪村的方向走,远远就能看见化石坡上的老槐树,树枝在风里晃来晃去。
当地的山民说,每逢清明或者月圆的晚上,偶尔会有人看见老槐树下站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背对着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