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六章 共雪(三)

落雪纷纷,浸入天下人家。


 有家阖家团聚,有家清冷肃杀。


 九龙山巅之上,坤宁宫本应庄严幽深,但在这场在漫天的飞雪之中,这座代表母仪天下的宫殿却透着一丝苍白颓败。


 权力的倾塌可以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滴水穿石,亦可以是天威浩荡下一夜崩塌的摧枯拉朽。


 站在这巍然殿前,李诏渊看着其上那雕梁画栋的朱红玉瓦与其下曾以为是噬人魔怪般的幽深宫门,愣愣得有些出神。


 雪落在朱红栏杆上融成的暗红水渍,让李诏渊想起很早很早以前的那个雨夜,母亲抱着他蜷缩跪在冷宫灵堂前,而帝后的鸾驾就这般碾过青石板路上的水洼。


 那时帝后如此高高在上,一言可定他与母妃的生死,但如今的她却只能如一头病兽般缩在自己的宫殿,奄奄一息,摇尾乞怜。


 李诏渊有些想笑,但又笑不出来。


 走到这里他用尽自己的前半生,踩着一路无数人的枯骨,原以为自己已然做好了一切的心里准备,但当这一切真实的那一刻,却又骤感如梦又似幻。


 落雪之声窸窸窣窣,一切的声音在李诏渊耳中变得空灵,他觉得自己现在状态很不好,但又觉得此刻自己是前所未有的舒畅。


 “殿下,到时辰了。”


 空灵而阴柔的声音自耳畔传来,一旁的帝皇大伴俯身恭敬的提醒将李诏渊从“梦境”中唤回。


 坤宁殿前已然积雪三尺,一行入殿之人皆是踏雪无痕,当李诏渊来到殿门之下,再度抬眸看向这曾可望而不可及巍峨宫殿之时,眼底已然只剩了平静。


 但也就一行人即将推门而入之时,聂公公与其身后一众传旨太监却忽地顿住了脚步,停在了那殿门之前。


 李诏渊平静回眸侧视。


 聂公公一双眼眸之底散发着幽蓝冷芒:


 “殿下,圣上另有口谕,请接旨。”


 咚。


 玄色大氅扫过玉阶时带起细碎的雪粒,李诏渊转身俯首跪下,声音细缓平静:


 “儿臣接旨。”


 亲传口谕者,如见面圣。


 紧闭的殿门之前,宫景幽肃。


 聂公公掸去蟒袍白雪,肃好神色,清了清嗓子,学着宫中那位的语调,缓声说道:


 “昭渊,你与帝后之间恩怨,秦妃与帝后之间恩怨,朕知晓。你说你走至今日是为了向天下证明能者必然上位,朕也相信,但朕更相信这其中也有帝后的一份功劳。所以你与帝后之间的恩怨,朕不插手,一切的是非曲折,一切的恩怨定夺,都交由你自己裁决。”


 深宫大院,沉寂一瞬。


 聂公公轻咳一声,示意口谕已闭,随后便在李诏渊站起的同时与一众传旨太监一并跪了下去。


 宫廷礼节总是繁复,但对于宫中之人也早已习惯。


 聂公公跪在地上,头颅掷地,声线阴柔:


 “殿下,按圣上口谕,这份鸩酒与圣旨便交由您了,我等下人也便在此外候着。”


 说着,


 聂公公身旁的两名小太监跪服着上前,吹着脑袋呈递上了手中的圣旨玉盒与给帝后的食盒。


 坤宁宫的翘角檐外,飞雪漫天岑岑而落,冬日阴寒从四面八方萧瑟涌来。


 李诏渊望着面前的鎏金食盒,里头青玉酒盏正发出轻微的磕碰声,恍若困在笼中的雀儿。


 在明白了那位父皇用意之后,李诏渊深吸了一口气,虽无明确旨意,但他还是对着那未央宫的方向俯首一礼:


 “儿臣....接旨。”


 作为大炎之母的居所,坤宁殿的磅礴巍然几乎已然可以自成一宫,其内廊亭水榭,流水花山,瀑布激流皆为世间之最。


 独自走在行去帝后居所的廊道,李诏渊玄色蟒袍下摆掠过石阶时带起细雪,在晨光里扬起一片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