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

 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

 赵煦对李雍案,根本不急。

 他连这个案子的真相都不关心!

 他只关心一个事情——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探事司的人,塞进开封府、大理寺。

 进而,完成对开封府、大理寺的控制、掌握。

 只要做成了这个事情,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这些天,石得一已经在探事司里选拔出了合适的人选,而且也已经开始培训了。

 就等着蔡京兼掌大理寺的机会,利用李雍案对开封府、大理寺的清洗,塞人进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雍这個案子还挺有意思的。

 赵煦想着傅尧俞目前查出来的那些卷宗以及根据安惇审出来的口供。

 他嘴角微微翘起,在心中说道:“确实很有趣,不是吗?”

 所以,开封府的那些离奇的操作和让人震惊的判词,还有那个叫李雍的富商,能在汴京一直死磕,就有了解释了。

 那味就窜到了他鼻子里了。

 打来打去,知州、通判,换了一个又一个。

 可胡及却是朝官,而且前途远大。

 搞不好,那个李雍在开封府打官司的时候,可能还得到过很多‘有良心’的官吏的帮助、指点和同情。

 最终什么也剩不下。

 第二,则是那个李雍到底是在入京前,就已经被人看上了,他是特意入京来当这个过河卒的?还是他是在汴京城,被人发掘出来,选中的?

 这个问题很重要。

 赵煦还没有搞清楚两个问题。

 ……

 自然,他被盯上很合理。

 他们是故意在拉长官司,故意在拖着这个案子。

 赵煦在现代,跟着自己的老师,做过类似课题。

 那这几乎就是一个标准的大宋官府利用司法,压榨、盘剥富商的标准流程。

 他怎会为了几千贯不一定到手的钱财,自毁名声?

 这里面,必然藏着东西。

 那就说明他的财产,远多于三千贯。

 特别是韩绛、吕公著,这种在宫里面,有着无数消息来源的老臣。

 就是……

 目的就是要榨干李雍的财产。

 “此案的细节,若是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并流传到后世,那么,单就第一阶段的案子来说,简直就是一部形象的大宋时代官府压榨富商行径的教科书!”

 开封府的那些家伙,只是单纯的不想让李雍放弃。

 地方上的胥吏和官员们,最喜欢的就是争产的案子了。

 而原告被告的财产,在这个过程中就被慢慢掏干。

 第一:胡及怎么会这么蠢?

 这种事情,一般多见于地方军州的争产案。

 穷措大的眼睛,素来只有钱眼大。

 有关庆寿宫里的粗略细节,就已经有人送到了两位宰相案头。

 赵煦脾气再好,再宽宏大度,也绝容不得这样的人。

 要不是被告是官员,而且被告的儿子还在都堂当官。

 每个人走的时候,都能美滋滋的带上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