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五百七十九章 和尚也得讲政治(第2页)

 过去,这里是汴京

城最重要的税卡。

 每天在这里排队入城的漕船,最多可以达到百余艘,延绵汴河十余里。

 但现在,随着汴京城取消入城税。

 漕船、商船入京,不再需要在水门被官吏盘查、勒索、敲诈。

 它们只要入城后,在堆垛场交一次住税就可以了。

 这极大的了便利了汴京的商业发展,使得城中城外的商品交易,越发繁荣。

 而在水门之外的汴河南岸,高高的堤坝下,大宋在这里建设着两个依靠着城墙,延伸而出的拐子城。

 每个拐子城都与城墙相通。

 其中驻守着两个指挥的禁军,作为守卫东水门的力量。

 觉照寺就在左拐子城附近的汴河南岸。

 当金总持火急火燎的,带着几个僧人,赶到觉照寺的时候。

 他就发现这里,已经挤满了围观的路人。

 无数人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而在觉照寺的寺门,开封府的军士,正在驱赶着一群僧人,哭哭啼啼的从里面走出来。

 几个披麻戴孝的男男女女,则捧着香,跪在觉照寺的大门前,哭天抢地。

 为首的一个老人,更是高高举着一块神主牌,在那里一边掉眼泪,一边哭喊着:「曾祖老大人啊,子孙不肖啊!」

 「我们该死啊!」

 金总持一看,脸色立刻耷了下来。

 他虽然是从中天竺那边来的僧人,但从元丰元年入宋之后,一直在积极学习、融入大宋的社会。

 所以他很清楚大宋最讲孝道。

 就连皇家,也以敬天法祖为号。

 现在,别人家的祖坟,被人盗了。

 所以,其子孙来追责、喊冤、告状合情合理。

 更麻烦的是——

 被盗的人,地位很高!

 金总持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知道了——大宋开国时的翰林学士,给太祖皇帝写过受禅禅文的士大夫!

 这就是捅马蜂窝了。

 金总持来不及多想,赶紧下了马,在其他僧人簇拥下,举起先帝御赐给他的禅杖,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围观的路人一看他身上穿着紫袍,手里拿着鎏金的禅杖,以及他那明显不是中原样貌的脸,就自动自觉的给他让开了一条道路。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在大宋亦然。

 尤其是有着明显番僧模样的僧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礼遇。

 金总持对着给他让开道路的路人,合十稽首,然后拿着禅杖,走上前去,几个官吏迎上前来,呵斥道:「什么人?」

 「阿弥陀佛!」金总持合十一礼:「贫僧,西天三藏法师御赐紫衣僧金总持,求见府尊。」

 他已经知道,亲自带人查封觉照寺的人,就是蔡京。

 那几个官吏对视一眼,然后看向金总持,语气开始缓和下来,合十一拜,道:「大师请在此稍后,吾等着就去通传。」

 这面子不是给金总持的。

 金总持主持译经不过十年。

 而且,他接任的时候,已是元丰改制之时,首相不再兼任译经润文使。

 故而,他在汴京的影响不算大。

 然而,他的前任,和他同样来自天竺的高僧日称,却从庆历一直到熙宁九年,长期主持传法院和译经院,翻译佛经数百部,主持水陆***百余次,为信众布道不可计数。

 所以,汴京上下,都会对带着‘西天三藏法师\"衔的僧人,给与尊重。

 信佛者,更是将之视作诸佛菩萨在人间的化身,极为礼敬。

 金总持也知道,所以他很礼貌的稽首:「有劳诸位居士。」

 很快的,金总持来的消息,就被报到了正在觉照寺内核查的蔡京面前。

 「西天三藏法师?」

 「金总持?!」蔡京皱起眉头来。

 他本是不想见的。

 但是吧,不见好像也不妥当,传出去恐怕会被人认为,是他心虚了。

 于是吩咐道:「去请法师入内相见。」

 金总持于是就被请到了蔡京面前。

 「阿弥陀佛!」金总持见了蔡京,就稽首而拜:「贫僧见过府尊。」

 「法师是为觉照寺一案而来?」蔡京问道。

 金总持点头,稽首再拜:「案情贫僧已然知晓。」

 「觉照寺僧人固有错,但罪不至此。」

 「只是看顾不力,无心之失!」

 「还请府尊看在佛祖、菩萨颜面上,予觉照寺些许体面。」

 金总持和大宋权贵们,打了十年交道,知道这些大人物是喜欢讲体面的。

 「看顾不力?无心之失?」蔡京笑了心道:「还体面?!」

 是谁先不给谁体面的啊?

 堂堂国朝翰林学士的坟茔,就在这寺中僧人眼皮子底下被人盗了。

 盗了就盗了吧。

 觉照寺僧人还到处宣扬,拿着陶毂生前曾笃定自己能戴貂蝉冠,结果死后连骨头都没了的事情,当成寓言、故事,引流炒作,宣扬因果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