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八百二十章 蔡京:我想当个好官!

福宁殿偏殿中,赵煦慢条斯理的吃着自己的午餐。

 殿中一侧,蔡京也在低着头,吃着赐给他的那一份膳食。

 君臣两人,都保持着沉默,只是静静吃着东西。

 食不言,寝不语。

 这是基本的礼仪。

 好在如今大内的御厨,经过冯景的调理和改革后,做出来的膳食在口感上,已经能赶上汴京城里的孙家烧朱铺里的外卖了。

 你问赵煦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吃过孙家烧朱铺的外卖!

 今天的午餐,和往常一样,照例是三菜一汤,此外,根据赵煦的要求,荤素搭配,有肉有蔬菜还有河鲜,汤则是大宋特色的肉粥汤。

 这种汤算是现代胡辣汤的祖宗。

 用肉糜加入胡椒,去腥提味,然后混合生姜、肉桂等香料。

 如此熬煮出来的肉汤,可以提神醒脑,消食醒酒,太医局的太医们说,甚至还有舒肝醒脾的养生功效。

 它在口感上,与赵煦在现代吃过的胡辣汤,区别不大,甚至口感可能更好,也更健康。

 毕竟,无论是肉还是香料,都是纯天然,完全没有任何污染与科技狠活的。

 将面前的食物,完全的消灭干净。

 赵煦拿起手帕,擦了擦嘴唇,然后看向蔡京。

 他赐给蔡京的膳食,也是三菜一汤,只是标准降了一格。

 譬如赵煦喝的肉粥汤,放的是牛肉,蔡京放的就是羊肉了。

 看似很别扭,却是政治正确。

 臣子和皇帝同餐,当然要降低标准。

 蔡京已不是第一次陪赵煦用餐了,所以规矩他都懂。

 当赵煦看向他时,他面前的所有食物,也都被吃光了。

 非常棒的光盘行动!

 赵煦见着,问道:“卿可吃好了?”

 “回陛下,臣已吃好了!”蔡京擦了擦嘴唇起身答道。

 “可饱了?”

 “谢陛下关爱,臣已吃饱了!”

 “善!”赵煦颔首:“那蔡卿且与朕去御花园走走,顺便谈谈开封府的事情。”

 “诺!”

 于是,赵煦起身,在冯景带领的带御器械的簇拥下,领着蔡京,回到御花园中,沿着翠绿的树荫形成的回廊小道,慢慢的走着。

 蔡京则紧紧跟在赵煦身后,低着头,适应着赵煦的散步速度。

 等走到御花园的中段回廊的一处用着藤条编织起来的秋千时,赵煦摆摆手,冯景心领神会,带着人主动撤到了秋千四周。

 赵煦走到秋千前,坐了上去,扶着藤条,对蔡京招招手:“卿且近前来说话。”

 “诺!”

 蔡京向前两步,在来到赵煦身前三步时停了下来。

 赵煦看着他,轻声道:“朕听说,前些时日,卿在蒲相公面前立了军令状?”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三个月要将开封府的过税废除,还有整顿好府界诸县、镇的胥吏……”赵煦看着他,慢悠悠的说道:“爱卿的压力有些大啊!”

 “臣当誓死使陛下德政,尽播于开封府,使府界黎庶,尽染皇恩!”蔡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选择了长身而拜。

 赵煦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蔡京,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头道:“既如此,卿便放手大胆的去做吧!”

 “朕会全力支持卿!使卿无后顾之忧!”

 蔡京听着,感动的顿首拜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定鞠躬尽瘁,以报陛下信任之恩!”

 托赵煦的祖宗们的福。

 到得如今,这大宋朝的臣子们,只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已是感激涕零。

 若能和赵煦这般,对任用的大臣,推心置腹,乃至于帮其遮风挡雨。

 那么,这个大臣就会感动到流泪了!

 可不要觉得这是夸张!

 恰恰相反,这是现实!

 而现实,往往比一切、戏剧更加夸张!

 因为现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尤其是在大宋!

 不说其他的,单单一个庆历新政,仁庙就卖了多少忠心耿耿的大臣?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

 因为赵煦的祖宗们,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卖大臣。

 这大宋的臣子们,都已被puA到了,只要皇帝给与一定的信任,他们就会自动自觉的去和那些被卖了的前辈比较。

 然后得出——‘我真的是太幸福了’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