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八百二十章 蔡京:我想当个好官!(第2页)

 即使是蔡京这样纯粹的政治生物,也不能免俗。

 赵煦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祖宗们的余荫,看着在自己面前感恩戴德的蔡京,轻声问道:“朕观蔡卿,想来对府界内的吏治,已是心有成算了?”

 蔡京顿首再拜:“圣明无过陛下!”

 “嗯!”赵煦颔首:“那就放手去做吧!”

 “诺!”蔡京再拜:“臣谨遵德音!”

 君臣两人,根本没有谈细节。

 彼此都已经知道了对方的秉性。

 赵煦知道,蔡京是个纯粹的政治生物,完全没有道德、立场可言。

 只要能向上爬,只要可以进步,他就可以成为任何形状!

 自然,他完全可以因为赵煦的喜好,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第一个倡导重商主义的大臣!

 最起码,可以成为商贾这个群体在朝中的代言人。

 而蔡京知道,赵煦从不在乎过程,他只要结果!

 结果对了,过程再怎么样,都是好的。

 结果错了,过程再对,也是无用!

 而在同时,赵煦这个皇帝的信誉,在蔡京这里极好!

 自即位以来,只要是给他办事的人,哪怕是办砸了,也不会受到处罚。

 哪怕御史台的乌鸦们咬着不放,他也会态度的坚决庇护到底!

 甚至,还拿出过过去赵官家们,保护自己的亲戚们的架势。

 典型的就是钱勰与范百禄了。

 这两个人,如今都被士林舆论认为——王八蛋!你背叛了士大夫!

 可赵煦却一路护着他们,让他们高升。

 钱勰拜了翰林学士,范百禄则成为了给事中,贴职升到了龙图阁待制。

 这就和过去的赵官家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今,蔡京在赵煦这里,得到了保证。

 他自然无所畏惧!

 ……

 送走蔡京,赵煦坐在秋千,闭着眼睛,慢悠悠的晃着,夏日正午的风,有些炎热。

 过了一会,冯景小心翼翼的上前请示着:“大家,天气热了,可要回宫?”

 赵煦摇摇头:“朕再玩一会!”

 冯景立刻闭上嘴巴,侍立在一旁。

 过了许久,赵煦从秋千上下来,与他吩咐道:“回宫吧!”

 “诺!”

 回到福宁殿的书房,赵煦命人将门窗打开,然后他坐到书案前,拿起石得一报告的探事司逻卒们在开封府各县、镇所探查、走访、打听到的这些县、镇的情况。

 自赵煦下诏,开封府府界内免除过税,已过去了将近十日。

 开封府,将官府的官告以及赵煦的旨意内容,张贴到了其辖区的所有县衙、镇市之中。

 根据逻卒们的报告,在起初,官府命令和旨意下达的那几天,各地胥吏们确实安分了许多。

 甚至还有人真的执行了官府的命令。

 但是……很快的,事情就开始了变化。

 先是一些不太关键的县、镇里的胥吏,开始找借口和理由,向往来行商伸手,吃拿卡要。

 当他们发现,这些商贾敢怒不敢言,而官府方面似乎也不在乎的时候。

 这些人的胆子开始变大!

 他们的行为,也渐渐的变得放肆起来。

 到得如今,探事司报告,开封府府界内,已经有地方上的胥吏们,重新设卡了。

 这很好理解!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镇的胥吏们,自然是靠着本地的税卡过日子。

 勒索、敲诈往来行商,就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

 靠着这个进项,这些人一直都吃的脑满肥肠。

 如今,朝廷一道命令就想要他们收手?

 怎么可能!?

 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的,用尽手段的和朝廷唱反调!

 所以,这些都在赵煦的想象中。

 但探事司的报告中,最有趣的却非是这些内容。

 而是蔡京统领的开封府方面的反应。

 竟然是没有反应!

 这几日来,已经有商贾,上告到了官府。

 地方官府接到诉状,也都不敢怠慢,纷纷上报开封府请求批示。

 而蔡京,就像没有看到那些报告一样。

 这就太有趣了!

 赵煦舔了舔舌头。

 “蔡京看来是根本不想给这些胥吏们活路了!”赵煦轻声说道。

 现代有谚语: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叫其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