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花萌轩
第142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4
进入1947年,苏氏集团麾下的两大巨头,“凤凰全球贸易”与“凤凰远洋运输”,已然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复苏与地区冲突中不可或缺的灰色齿轮,以其惊人的效率和无所不在的业务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编织着一幅繁忙而复杂的图景。
位于日内瓦湖畔的“凤凰贸易”总部指挥中心,宛如一个巨大的世界局势沙盘。
眼前一堵巨大的墙壁之上,实时更新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船舶位置、以及用不同颜色标记的“热点地区”。
交易员们操着多种语言,通过加密电话和电传与世界各地联系。
“是的!戴维先生,那批剩余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布伦轻机枪已经在前往塞得港的‘凤凰7号’船上,收货人照旧。款项请存入指定账户。”
“通知我们在阿根廷的代理,那三艘翻新过的鱼雷快艇,客户验收合格,尾款已结清。询问他们是否需要配套的弹药和训练服务。”
“南越那边需要更多的军服和军用口粮,优先调用我们在冲绳仓库的库存,走‘特殊通道’运输。”
这里的“商品”目录,从单兵武器到轻型舰艇,从军用被服到“su”牌口粮,应有尽有。
交易的对方,可能是某个新独立国家的国防部,也可能是打着各种旗号的地方武装,甚至可能是同一场冲突的敌对双方。
“凤凰贸易”只认钱和可靠的渠道,不问政治。
不仅仅是军火,“凤凰贸易”同样敏锐地捕捉着战后重建的商机。
“欧洲急需钢材和水泥,‘胜利轮’‘阿尔法’号满载着从印度拆船厂回收的钢材,正驶向热那亚。”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物资,我们中标了其中百分之十五的运输份额,需要协调好船期和港口。”
“黑海的粮食、中东的原油、东南亚的橡胶和锡……所有这些流通中的基础物资,‘凤凰贸易’的身影无处不在,利用信息差和规模优势低买高卖,攫取着巨额利润。
……
与此同时,在全球各大洋的航线上,“凤凰远洋运输公司”的船队,如同永不疲倦的鱼群,日夜穿梭。
庞大的混合船队由经过改装的“自由轮”、“胜利轮”,缴获的轴心国货轮,甚至一些经过伪装、仍保留部分军事功能的辅助舰艇组成。
它们悬挂着利比里亚、巴拿马等方便旗,降低了运营成本和政治敏感性。
大西洋航线上装载着美国小麦和重建物资的船队驶向欧洲,返程时则载着欧洲的工业设备、奢侈品乃至一些“特殊移民”(携带资本的战犯或前纳粹分子)。
太平洋航线上的船只将日本的工业机器运往南美,将东南亚的原材料运往日本和西方,同时也在朝鲜半岛、印度支那等新兴热点地区周边游弋,执行着一些不便公开的运输任务。
印度洋及中东航线方面,这是石油的动脉,也是军火的热线。
运载原油的油轮与装载武器的货船有时会在同一海域擦肩而过,各自驶向不同的命运。
至于某些特定型号、经过特别改装的“凤凰”船只,拥有屏蔽雷达信号、夜间无灯航行的能力,它们专门用于向禁运地区或冲突敏感地带运送“特殊货物”,收费自然也极其高昂。
在苏黎世的顶层办公室里,苏宁看着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布满了代表“凤凰”船舶和贸易路线的光点。
这些光点如同他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感知着世界的脉搏,也汲取着财富的养分。
“凤凰”的繁忙,是战后世界的一个缩影……
既有光明正大的重建与贸易,也有隐藏在水下的军火流转与利益交换。
它不创造和平,也不直接挑起战争,它只是在战争的废墟与和平的曙光之间,冷静地、高效地运营着,将混乱转化为机遇,将需求兑现为利润。
这只从战争余烬中重生的“凤凰”,已然展翅,其阴影笼罩着海洋与大陆,成为一股任何国家和势力都无法忽视的、强大的非国家力量。
……
1947年,英属印度的分治独立已成定局,印度与巴基斯坦即将诞生的前夜,这片古老的土地充满了希望、恐惧与不确定性。
就在这历史转折的关头,苏宁的私人专机降落在了德里机场。
他此行的目的,并非观光,而是要在这片即将沸腾的土地上,为他的“凤凰”帝国,开辟新的“黄金航道”。
德里。
苏宁会晤了即将执掌印度未来的国大党高层以及手握实权的土邦王公。
会谈在充满檀香与古老奢华气息的王公宫殿内进行。
“苏先生,久仰您在欧洲的成就。”一位身着白色传统长袍的国大党资深领袖说道,语气带着新政权特有的雄心与务实,“印度即将迎来新生,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国家的一切,从基础设施到国防力量。我们听说,‘凤凰贸易’能提供……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且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