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4(第2页)

苏宁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尊敬的阁下,印度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拥有无限的潜力。‘凤凰’愿意成为印度忠实的朋友和伙伴。我们不仅能提供重建所需的钢材、水泥、机械设备,我们的运输船队可以确保它们及时送达。”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对于一些……敏感的物资,比如用于维护边境‘稳定’的轻武器、通信设备,乃至一些基础的国防工业技术,‘凤凰’同样有可靠的渠道,并且懂得如何规避不必要的……国际关注。”
他给出的条件极具诱惑:灵活的支付方式,包括以部分矿产开采权或农产品抵偿、快速的交付时间、以及“贴心”的售后服务,包括培训和后续的技术支持。
这些,正是新生印度所急需的。
几轮密谈后,初步的巨额采购意向便已达成,内容从铁轨到步枪,无所不包。
苏宁成功地将“凤凰”的触角,探入了这个未来南亚巨人的核心。
……
紧接着,苏宁飞往即将成为巴基斯坦首都的卡拉奇。
这里的氛围与德里不同,更加急切,带着一种为生存而战的紧迫感。
会晤对象是未来的巴基斯坦政府核心成员及军方代表。
“苏先生,我们的处境您很清楚。”一位未来的巴方将军开门见山,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忧虑,“我们与印度的边界尚未划定,冲突随时可能爆发。我们需要武器,需要装备,需要一切能保卫我们新生国家的东西!而且要快!”
苏宁感受到了对方的急迫,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展示了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他能迅速提供的装备:二战英军制式的步枪、机枪、迫击炮,甚至包括一批经过翻新、状态良好的“谢尔曼”坦克和野战炮。
“将军,请放心。”苏宁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凤凰’理解巴基斯坦的迫切需求。我们位于中东的仓库,可以在两周内将第一批轻型武器运抵卡拉奇。重型装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绝对会比任何其他渠道更快。而且,”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们接受多种支付方式,包括未来的棉花出口配额,甚至……某些‘特殊’的政治承诺。”
面对印度已然获得的“凤凰”支持,以及自身严峻的安全形势,巴基斯坦方面几乎没有太多选择。
一份秘密的、金额庞大的军购协议在卡拉奇的海滨别墅内迅速敲定。
苏宁承诺,将成为巴基斯坦国防的“及时雨”。
其实,无论是德里还是卡拉奇,苏宁都敏锐地察觉到双方对彼此的深深忌惮。
而他,则巧妙地游走于两者之间。
他向印度暗示,他可以帮助“平衡”地区力量,限制巴基斯坦获得更先进的武器。
实际上,他提供给双方的武器等级基本相当,但信息差制造了优势错觉。
他同样向巴基斯坦保证,他将提供“足以自卫”的装备,并暗示他有能力影响国际舆论。
苏宁的真正目的,并非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要成为双方都不可或缺的“唯一”可靠供应商。
深知,一个稳定的南亚不符合“凤凰”的利益,而一个适度紧张、持续需要外部武器输入和物资支持的南亚,才是源源不断的金矿。
离开南亚前,苏宁还特意考察了印度西海岸的几个重要港口,以及巴基斯坦未来的瓜达尔港位置,为“凤凰运输”未来在这片海域的布局提前落子。
站在专机的舷梯上,回望这片弥漫着焚香、灰尘与紧张气息的次大陆,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播下了种子。
未来的印巴冲突,无论规模大小,都将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凤凰”提供的战争物资与后勤血脉。
他不仅是在做生意,更是在以一种冷酷的方式,参与塑造这片古老土地的未来格局。
这次南亚之行,再次证明了“凤凰”帝国的边界,早已超越了地理的范畴,延伸到了权力与利益的每一个角落。
……
随着东方战火重燃及印度支那局势日益紧张,“凤凰贸易”经手的武器与军用物资,如同受到无形之手的引导,开始大量、持续地流向远东战场。
无论是北方军队手中出现的德制步枪,还是南方武装配备的美式火炮零部件,其流转路线上,似乎总能隐约看到“凤凰”那若隐若现的标记。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英美等国情报机构的高度警觉,拥有强大德制武器的北方军队越来越勇猛,南方军队根本就不是北方军队的对手。
最要命的是北方军队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舰队,都是欧美国家退役出手的军舰。
在伦敦和华盛顿的紧急会议上,官员们对着地图上标注的物资流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先生们,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位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敲着桌子,“这个‘苏氏集团’,尤其是其旗下的‘凤凰贸易’,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方式,向远东冲突地区输送武器。这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战略部署和地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