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章(第3页)



    赵柯并不太意外,答应下来。



    "信很多,你打算——回吗"赵柯问: “您是有什么建议吗”



    苏教授建议她向《群众日报》投稿, "你也可以写一些文章投过去,对你的前途有好处。"赵柯若有所思。



    拖拉机厂中午下班时间到,孙副厂长又返回来。傅杭他们这一个小时,全都花在翻找上,还没开始装。但孙副厂长大致瞅了一眼他们找到的部件儿,基本都对。"先放着,咱们去食堂吃个饭,下午再弄。"



    傅杭三人走回来,全都一身油污,身上也都是柴油味儿。一行人往食堂走。



    傅杭关心地问赵柯: "柴油味儿这么重,有没有不舒服"赵柯不在意道: “已经习惯了。”傅杭看她脸色正常,这才靠近她走。



    中午吃完饭,傅杭他们便回到二手车库继续忙活。拖拉机厂有些员工听到风声,趁着午休过来看热闹,议论纷纷。



    工人给拿了椅子,苏教授站不住,坐下了。



    赵柯没坐,她给揽活,他们三



    个一刻不停,她怎么好意思坐。组装比拆卸耗时更久,期间孙副厂长离开两次又回来瞧了瞧。



    最后一次回来的时候,还有刘厂长和厂委其他几个干部,看着已经成型的拖拉机,感叹不已。等到最后一步装完,傅杭三人退开。车库里之前不信他们能组装上的工人们面面相觑。



    "竟然真的装上了!"



    "骗人的吧肯定不是第一次。"



    "咱从头看到尾,就是生手,不熟悉拖拉机,动作都不熟练……"“那……可能着不了呢”



    甭管着不着得了,第一次就能装上,相当有本事。刘厂长起了爱才之心: “傅知青有没有兴趣留在厂里”



    赵柯立马露出“怎么抢她头号劳力”的警惕眼神,却没有出声挡人前途。傅杭看一眼赵柯,道: “谢谢您的赏识,我有留在赵村儿的理由。”赵柯眼睛弯下来。



    刘厂长可惜地看了傅杭几眼,便道: “试试吧。”



    小四轮车要手摇启动,陈三儿手握着摇杆不自觉地颤抖,对了两三下,才找准口,插进去,大力摇动。



    "吭、吭、吭……吭吭吭……"



    工人们震惊:“竟然真的着了!”



    林海洋高兴地跳起来。



    刘厂长等厂委领导看向彼此,眼里都是不可置信。孙副厂长问: “找个工人试驾一下”赵柯主动申请: “我试试。”众人有些迟疑,她行吗



    陈三儿担忧地出声:"赵主任……"孙副厂长问: "赵同志,你开过吗安全要紧。"



    "没开过拖拉机。"不过她以前会开车, "应该不难吧。"



    拖拉机厂众人:"……"



    又是第一次



    赵柯直接走了过去,抓着方向盘一步跨上去,低头研究了一下离合、油门、档杆,便坐好。



    傅杭没拦她。



    而本来站在近处的刘厂长等人下意识地退远一些。



    赵柯挂档,双手握着方向盘,脚下轻踩。



    拖拉机吭哧两声儿,向前缓缓移动。



    众人



    :"!!!"



    竟然真动了!赵村儿大队究竟是什么地方!



    苏教授走到前面,举起相机,对着开拖拉机的赵柯拍下一张照片。赵柯只开了十来米,便停下拖拉机,跳下来的时候,简直是神采飞扬。她走到刘厂长他们面前,炯炯有神地望着他们,满眼期待。刘厂长发话: "既然答应,肯定兑现。"



    赚了!赚了!



    赵柯和林海洋、陈三儿傻乐。



    傅杭看着赵柯笑。



    赵柯又一通好话,给傅杭三人争取几天学习。



    刘厂长对傅杭爱才,夸赞连连,答应得爽快,挽留之意溢于言表。他们临走前,掏了钱,比两千五百块又多添了一千块。



    太赚了!



    赵柯拿得一点儿不心疼。



    回去的路上,赵柯小蜜蜂一样围着傅杭转,夸个不停——



    "那些铁疙瘩,我都记不住,傅知青你竟然都记住了。""拖拉机动起来的时候,我心都燃起来了!""傅知青,你太给咱们大队长脸了……"



    傅杭带着笑意的目光跟着她左右走。



    赵柯提起他们在拖拉机厂的学习,叮嘱:“时间有限,你们任千万要使劲儿学,能挖多少本事到手一定别客气,尤其是你,陈三儿,机会难得。"



    陈三儿重重地点头。



    赵柯转向傅杭,微微清嗓,郑重提醒: “傅知青,建设农村是很有意义的,你得坚定立场,别被糖衣炮弹拐走了。"



    傅杭:"拐不走。"



    赵柯拍拍他的手臂, "有觉悟。"苏教授看着他们,并未打扰。他们二人,不走岔路,不出意外,前途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