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天下,不再是读书人一家的了(第3页)
陈太理三年前去世,陈盛嘉承袭了爵位,此后一直在父亲墓前结庐守孝,如今三年之期已满,正好召来做事。
且陈盛嘉已经五十七岁了,为人忠厚,虽然能力不算太高,但胜在听话,嘴巴严,当莫子布的传声筒,那还是合格的。
至于闹出事,但又立了功的陈秋泽,莫子布给他加了一个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衔,荫长子为锦衣卫指挥使,次子为亲藩男爵。
这看似赏赐并不低,但考虑到陈秋泽解决了缅王孟云,是以,这样的赏赐,显然并不能酬功。
要知道,此战中,上元县的吴达斩首三十一级,就给了只比男爵小一点的镇守使。
作为主帅,陈秋泽之功,若是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给一个亲藩方伯,甚至是内勋伯爵的,考虑到他已经是内勋伯爵,那至少要给个君侯。
如今这么来,算是小小的警告吧。
同时,莫子布又命南洋总理大臣郑淼赶回朝廷,不过不是训斥,而是温言抚慰。
上次董金凤事件后,莫子布在文华殿飞踹郑淼,可能确实把他吓着了。
这可不行,莫子布目前没有合适的南洋总理大臣人选,还是要郑淼继续顶一段时间,这位置位高权重,不能让他继续摆烂,叫回来鼓励一番,叫他继续卖命。
然后就是内阁又多了一条规矩,今后凡是涉及军情、藩臣、外交的,无论大小事,必须立刻呈报皇帝。
最后,莫子布同意了陈秋泽的奏疏,改阿瓦城为归德城,将其作为上川省的省城。
上川和汉川两省,也以阿瓦为分界线,阿瓦向南四十公里为汉川省,其余包括缅北为上川省。
就在这一片欢乐又带着点古怪的气氛中,莫公泽终于到达了松江府嘉定县。
本来莫公泽是从上川去云南,然后准备入湖广顺着长江直接到南京的。
结果到了昆明后,他想了想,已经回了国,不过粤西祖宗祠堂去看一眼,确实说不过去。
于是他又从云南去了广东,到粤西雷州海康县祭拜完毕,随后才乘船走海路北上。
在广州的时候,由于路程和时间紧张,他没有在广州城多停留,自然也没到佛山和广南下龙这样的煤铁基地看过。
是以此时,他到了嘉定县后,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此时的嘉定,五金闻名天下,枪炮生产也名列全国前茅,是一座真正的工业之城。
莫公泽在这里,看到了完全不同于布鲁塞尔,甚至是不同于巴黎的场景。
整座城市,仿佛泛着一层黑色的光芒,一点也不像江南水乡,码头上,大量的运煤、运铁车来回穿梭,每个人都是急匆匆的。
搬运的工人在中秋节的冷风中,仅仅身着短衣、短褂,扛起跟他们人差不多重的重物走的还挺快,看起来非常健壮。
一声铜钟敲响,好像是放学时间到了,大量身穿白色或者青色,看起来像是小号军服,头上带着黑色大帽的中学生,从学校里面猛地涌出,瞬间就占据了整个街区。
莫公泽甚至看到,这些十几岁学生的手里,基本都拿着木制的假枪,腰间还悬着不知道真假的刀剑。
“果然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果然是人间天堂,中学就进行军事化教育,这在神罗可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
莫公泽情不自禁的说道,这些学生只要在学校进行一定的军事化教育,到了十五六岁拉上战场,那就是最好的兵源。
甚至是他刚才看见的那些工人,发把枪稍微训练,也是不错的雇佣兵。
而这样的素质的兵源在欧洲,那是非常珍贵的,但在这嘉定城,却显得如此平常。
学生们在大街两边乱哄哄的打闹,忽然有人抬头看见了莫公泽的马队,以及马队打着的白底红日月皇命旗。
霎那间,根本没人指挥,但是正在打闹的学生们飞速集合,很快就按照班级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速度之快,已经和正规军差不多了,显然是长时间训练的结果。
“为了陛下,为了帝国!”
“重拾河山,再造汉家!”
“向拓殖的英雄,致敬!”
清亮的声音响起,仿佛空气都变炽热了,在几个从学校里跑出来的军事教官带领下,十二三岁的小朋友齐声高喊。
喊的同时,学生们还做了一个叉手礼,不过是把双手高举到下巴位置的,这在目前的大虞,算是一种军礼。
莫公泽浑身一麻,他没有说话,也只是在马上行了一个叉手礼。
路边的人越集越多,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带着几分激动的在不停喊叫,眼中全是对开疆拓殖,为子孙占领大片土地勇士的崇拜。
(本章完)